第(1/3)页 朱元璋闻言大笑,笑声震得铜钟作鸣。 他登案一脚,脚底老茧历历, “编这玩意儿的,忘了一个理——帝王的脸,比江山还贵! 咱当年在滁州被赵均用挤兑,宁可带二十余人出走,也不肯折腰认错。 李二若真瞎了眼,也得让高句丽十万人头来赔!降书?他写不出这仨字!” 他拣起断笔,在平胡录上划道红痕: “这群书生就这点出息!” “骂不动李二的功业,就去编他跪地;骂不动咱的铁血,就编咱怕鬼! 却不知真帝王,血是热的,骨是硬的,哪怕只剩一口气,也得咬下敌人一块肉!” 殿外传报,镇抚司擒得数名散布“洪武帝火烧庆功楼”之人。 朱元璋一听冷哼:“带进来!让他们看看这天幕——” “编故事可以,别连帝王的骨头都给编没了! 告诉他们,咱打天下,靠的不是磕头,而是刀口舔血!” 断笔坠地,朱红墨点溅在龙毯上,宛如血花盛开。 朱标望着父亲愤然转身的背影,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去年冬至那夜的情景。 那时父亲曾亲口讲起往昔—— 和州被围、粮尽草绝,他亲自带头煮野菜汤,对众人道: “咱们宁可饿死,也不能叫弟兄们蒙羞。” 此刻他终于明白,为何父亲看到“献降”二字会怒不可遏—— 对一个从尸山血海中杀出的帝王而言,投降不是传说,而是心头割肉的耻辱。 天幕光影渐渐消散,朱元璋缓缓落座,提笔再握,狼毫笔锋一顿,在大诰的空白处添上九个大字: “帝王之败,可死,不可辱。” 朱砂一落,墨色透纸,仿佛热血渗入史册,燃得灼灼生光。 …… 康熙时期! “荒唐!” 玄烨猛地将望远镜砸向紫檀木案。 沉闷的“砰”声震得案上珐琅茶具齐颤,一只青花盏滚落,碎声清脆。 李德全跪地战栗:“万岁爷息怒!” 玄烨指向天幕,目光如冰: “明史·棒子传你读过?唐征高句丽,所获城邑悉置州县,从未割地!” 他转身疾行,龙袍翻卷如浪:“传旨——资治通鉴和旧唐书即刻取来!” 这时太子胤礽匆匆入殿,额间细汗未干:“皇阿玛,这天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