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二亦呆立当场,瞳孔收缩,脸色青白交织。 片刻后,赵大深吸一口气,低沉道: “此言荒唐之极,岂能为真?” 赵二愤然应道: “正是!” “那明太祖,虽出草莽,却能驱逐群雄,立国开基,此等人岂容诋毁?!” 赵大凝眉道: “创业艰辛,朕深有体会。能成帝王者,必非常人。” “将污言加诸其身,实乃大不敬。” 赵二疑惑道: “天幕先前评帝尚算公允,今忽出此谤语,为何?” 赵大沉声道: “或是后世妄人造谣,妄图乱史。” “帝王之名,乃国之颜面,此等诋毁,已越礼度。” 窗外微风拂叶,殿内愈显寂然。 赵二走至窗前,凝望天幕,沉声道: “民心自有明鉴。” “明太祖励精图治,轻徭薄赋,百姓敬仰,岂容污名?” 赵大点头道: “是也。” “民心所在,便是真史所在。” “此谤,不过蠢徒之妄语。” 此时,宰相赵普疾步入殿,见天幕字迹,面色一凛,行礼奏道: “陛下,臣亦以为,天幕之言,不足信也。” “明太祖自布衣而帝,其志坚如铁,岂为凡庸可污?” 赵大目光渐冷,缓缓颔首。 “是啊,谤言可惧,但更惧轻信。” “传令下去,凡天幕之语,皆须辨其真伪,不可惑于妄谈。” 赵普与赵二齐声应道:“陛下英明!” 殿内气氛复归安定。 天幕虽耀目,却不再能动摇他们的心。 史有公论,真相自在人间流传。 …… 明成祖时期! 奉天殿内。 烛光映照金龙,威势逼人。 朱棣端坐龙椅,身披十二章纹龙袍,手中紧握一枚玄铁令牌—— 那是他北征沙场的信物,冰冷的金属提醒他,帝王绝不容轻辱。 忽而,天幕闪动,一行字浮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