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晨光穿窗,照在石碑拓片上: “重文抑武”四字熠熠生辉。 茶香氤氲中,多了一层意蕴——真勇,从不在力之极,而在智之衡。 …… 洪武时期! 奉天殿仍留昨夜香烟。 朱元璋攥着奏折,指节青白,一把将其揉碎砸地,纸团滚到朱标脚边,朱批犹未干透。 “荒唐!” 他怒喝:“扛鼎?我濠州老乡推石碾子都比那玩意重,也没见谁非要扛给人看!” 龙靴碾过纸团,供果滚落一地,声音低沉。 “我当和尚时,见个二柱子抢水,非要跟水牛对撞,三根肋骨都折了!” “这秦武王,比他还蠢!” 朱标匍匐叩首,声微而颤: “父皇息怒。” “儿以为,可以此为训,教诸皇子慎行,命詹事府将其事迹誊录,以示警戒。” “慎行?” 朱元璋怒极反笑,一脚掀翻香案,铜炉滚落,香灰飞扬。 “那叫蠢到家!” “咱征陈友谅靠火攻,取大都靠谋略——哪有比臂力的?” 殿外侍卫无人敢入,气氛凝如铁。 朱元璋盯着墙上的大明疆域图,指着濠州: “看见没?” “老家的农人都懂,力气要用在地里,不在虚名上!” “秦武王不治国,却跑去举鼎,真当自取其祸!” 他忽低声对朱标道: “记着,当皇帝不是做戏。” “咱打天下,靠的是让百姓有饭吃,不是胳膊粗。” 他拾起大明律,猛拍地上: “这律里有写力气大者封王的吗?” 朱标额头贴地: “父皇教训得是。” “儿请命翰林院编戒勇录。” “将秦武王、项羽等逞勇者皆列其中,令皇子们每日诵读,以铭心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