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望向远处紫禁城角楼的工匠,正用滑轮吊梁: “连匠人都懂省力借器,这秦武王却不懂——蠢至极!” 殿外传来未时的报钟声。 朱棣的怒意渐消,抚摸玄铁令牌上的“御驾亲征”,阳光投下一道光痕,像为训诫收尾。 张辅看着皇帝的背影,心中明白,那匾额刻下的,是“务实”二字。 真正的王者之力,不在鼎下,而在火炮的轰鸣、铁骑的冲锋、谋略的深远中。 …… 康熙时期! 乾清宫内,康熙执笔圈下“秦武王”三字,墨透纸背,似要钉进史册。 “匹夫之勇,亡国之因。” 他语调平缓,却带着铁一样的冷意。霁蓝笔洗微晃,映出他紧绷的面容。 窗外腊梅盛放,暗香拂入,却压不住殿内的肃气。 张廷玉立于一侧,衣纹笔挺,恭声奏道: “陛下英明。” “秦武王继位之时,关中已定,栋梁如甘茂、樗里疾皆在。” “甘茂哭谏曰:‘九鼎载九州,不载君王之逞能’,然终被其蛮力所害,绝膑而亡。” 康熙目光掠过窗纸上梅影,淡淡冷笑。 “他不是不懂劝,只是信‘力’能压一切。” 笔尖一点“绝膑”二字: “这与鳌拜何异?” “仗武功擅朝,妄图专权,结果被几个布库少年擒拿——蠢!” 他翻开案上佩文韵府,掉出一片旧刀鞘,那是征噶尔丹时所获。 “噶尔丹能射雕坠鹰,终被我以谋断粮、困雪而亡。” “世道如此:力可争一时,智能定千秋。” 张廷玉拾起碎片,手指触到狼牙纹,忆起当年擒鳌拜之计。 “猛虎虽勇,终畏陷阱。”他心中喟叹。 “陛下,七阿哥昨日在演武场举石锁,自称学秦武王。” “臣已命詹事府送秦史抄本至阿哥府,让诸皇子日读。” 康熙将朱笔搁下,声音低沉: “光读不够。” “传旨上书房,令皇子诵秦史时,先问三事——若为秦武王,能否纳谏?” “若为甘茂,何以再谏?若为秦人,愿追此君王乎?” 他起身,走到皇舆全图前,手指轻触西北边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