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双骨节突出的手仍紧紧攥着锦被上的云纹,指节泛白,青筋在昏黄烛火下显得分外清晰。 忽然,一阵剧烈的咳嗽从胸腔深处传来,刘备的身子止不住地颤抖。 他偏过头,咳出的痰沾在锦帕上,斑斑血迹触目惊心。 侍女急忙端上温水,青瓷碗沿轻触他干裂的唇边,却被他微微抬手制止。 刘备的目光越过她,望向殿顶半空,那虚悬的天幕上映出一幅远方的影像—— 辽兴宗耶律宗真醉眼朦胧,手执酒壶,骑马欲渡薄冰—— 周遭侍卫拦不住。明黄猎袍染着酒渍,在凛风中显得荒唐至极。 “咳……咳咳……酗酒……误国啊……” 刘备的嗓音嘶哑低沉,如同砂砾碾过喉咙。 每一个字都透着疲惫,却又清晰得让殿内所有人心头一紧。 他凝视天幕中那人坠入冰窟、仍不舍酒壶的身影,神情怅然: “徐州之败,吕布便是因纵情酒色,致使军心离散,才让曹操趁虚而入。” “如今这辽主……掌万里江山,却连此理也不悟。” 屏风后,轻微的脚步声响起。 诸葛亮头戴纶巾、衣袂沾尘,显然是从成都连夜赶来,未及更衣。 他手中捧着几份奏报,最上那份用朱漆标着“急”字—— 乃是蜀地一县丞因酗酒延误赈灾粮发放之事。 此刻目睹天幕景象,他眉头深锁,心中警惕更甚。 行至榻前,他俯身一拜,道: “陛下所言,正中要害。” “辽主因酒丧命,固然可叹,更是对万民的背弃。” 他语气笃定,神情恭谨: “臣拟启奏太子,自今日起,蜀中各郡官员凡于公事间饮酒、或以酒误政者,无论品秩,一律革职问罪。” “若因酒误军机、赈灾者,依法从重治之,绝不姑息。” 蜀汉偏居一隅,根基薄弱,诸葛亮心知,一旦吏治松弛,便是亡国之兆。 刘备听罢,微微点头,枯手颤颤伸出,握住诸葛亮的手腕。 那曾执剑征战天下的手,如今力气微弱,却仍透着不容置疑的沉重与托付。 “孔明……你要记住!” 他艰难地呼吸着,声音里带着压抑的痛楚: “无论帝王,抑或臣子,若不惜身守心,终难济世安民。” “身躯若塌,国将焉存?” 他环顾殿中众人,又望向诸葛亮,语气愈发低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