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宋的边疆,绝不能毁在一壶浊酒上!”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 宰相赵普快步进殿,怀中捧着几份急报。 他刚一抬头,便见满地碎裂的青瓷,殿中怒气如潮,再望向天幕,立刻心知帝王为何震怒。 他匆忙跪下,将最上方的奏折呈上: “陛下,江南转运使方才急报——” “漕运官员因酗酒误期,致使秋粮船队滞留码头,粮草未能按时北运,恐影响冬春两季军需。” 赵匡胤的目光冷若刀锋:“如何处置?” 赵普低头:“臣请旨,严惩失职人,以儆效尤。” “斩!” 赵匡胤几乎未作思索,一字如雷。 “将他的首级悬于漕运码头,让这些人与船夫都明白——误国者,纵因一杯酒,也得血偿!”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森厉: “另传朕旨意——大宋境内酒肆,自今夜起,亥时后不得再开。” “违令者轻则重罚,重则禁业终生。若有人包庇纵容,与其同罪!” 赵普俯身叩首: “臣遵旨!” “明日一早,臣必遣人传达各州府,确保家家酒肆皆知国令,官员不敢懈怠。” 赵光义也上前一步,捧起破碎的酒杯残片,沉声道: “大哥放心,臣即刻去御史台,督办巡查,不让大宋出现第二个耶律宗真!” 赵匡胤略一点头,重新坐回御座。 他凝视天幕上逐渐散去的光影,眉间仍笼着寒意。 耶律宗真的荒唐,不只是个人的耻辱,更是对帝王尊严的亵渎。 他揉了揉额角,思绪回到当年陈桥驿披黄袍的那一刻—— 南征北战,多少弟兄以血筑基,方有今日之宋。 “这江山,是用刀枪拼下的,是百姓劳作支撑的。” 他低声喃喃,语气坚定而沉重: “不能让一杯酒葬送。” 他又补了一句,字字如铁: “凡朝中者因酒误事,不论贵贱,从严处置,绝不宽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