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旨一出,必能令纲纪昭彰,让大宋避西夏覆辙,于清明之治中,护得山河稳固,百姓安宁。” …… 永乐时期! 张辅披着玄铁战甲,甲面在晨曦中映出冷冽光芒,他单膝下跪,沉声奏道: “陛下,漠北诸部近日频繁调动。” “臣已命大同、宣府两卫戒备森严,只待粮草齐整,便可北伐出征。” 朱棣抬眸,目光自案上的海图缓缓移开,正欲开口部署军务,忽然殿顶金光骤闪,天幕炸裂。 刺目的光辉透过层层琉璃瓦,李元昊的身影被强行投映在半空。 紫宸殿内,他败徳的行径历历在目—— 那宁令哥怒闯殿门的惨烈、被削鼻时的哀嚎、龙榻上死不瞑目的模样…… 一幕幕的恶行如滚滚暗潮,瞬间冲散了殿内的肃穆气息。 朱棣眼神一凝,猛然起身。 明黄龙袍上的十二章纹——日、月、山龙、华虫等纹理在阳光下翻涌,似随他胸中怒意而欲腾起。 他低吼出声,声如惊雷震殿: “若纲常崩坏,天下焉能长久!” 这一喝之下,殿门铜环“嗡嗡”共鸣,梁上栖鸟惊飞,羽翎纷落金砖。 朱棣迈步向前,龙靴重踩地面,步步铿锵,仿佛踏在世道之心上。 “李元昊昔年能立国称雄,与宋辽对峙,尚有几分英气。” “然其晚年伦常尽弃! “此乃臣民之耻、天下之祸!” 他抬手按在佩剑之上,指节微白,怒气未平: “帝王之任,在扶纲举常、抚民安国。” “若连天理道德都不守,何以令臣服心?何以令百姓敬?” “此等昏君,削鼻而死,正所谓自作自受,死有余辜!” 郑和此时方自西洋归来,尚带海风咸气,拱手进言: “陛下英明。李元昊之败,根在教化松弛、惩戒不立。” “臣请旨——沿海诸卫应每日操练毕,由千户宣讲礼记纲常,以其为戒。” “若有人言行乖张、触犯伦常,杖责四十,发往造船厂劳役三月,让其以苦役反省己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