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宋祁自然看到了耿文石发来的暗号,一时间也迷茫了。 毕竟,宋祁也没想明白耿文石为什么反对,他赞成也有他的理由。 萧至娶了世家女,那就是半个世家人。 他要不要扶持谢家?要不要提拔谢家人? 既然扶持,萧至等同于身在世家,与他们就站到同一阵营里了,也就不是皇帝手里的那把快刀了。 可耿文石不会无故为萧至说话,难道其中有什么隐情? 都察院左都御史姜星海左看右看,眼珠子转了半天,这才出列,“陛下,臣以为,此事应暂且搁下,容后再议。原因有三。” “其一,萧大人并未回朝,即便陛下下旨,也要等萧大人回京之后方能接旨,故而不急于一时。” “其二,萧大人为大楚立下不世功勋,萧大人也刚受封子爵。谢家女的确配不上萧大人,陛下若要指婚,自当给谢家女封赏。二人门当户对,琴瑟和鸣,日后说起来也是一段佳话。” “其三,我大楚朝堂,议的是九州黎民,论的是国之大事,此等男女婚配的小事,实在不适合与朝堂之上议论,更何况萧大人并不在场。” 姜星海这段话,可谓是有理有据。 既然大家争论不休,那就暂且搁置,所有人都有个缓冲。 皇帝需要知道是怎么回事,大臣们也需要搞明白来龙去脉。 宋祁这时候站了出来,躬身一礼,“臣附议。” 他站出来,许多官员就像找到了风向标,纷纷附议。 秦雍也就顺坡下驴,赶忙说自己乏了,先退朝,群臣若有事要奏,就往勤政殿递折子。 一场大朝会,原本谢家进献土地是长脸的事,最后却搞得大多数人稀里糊涂。 回到勤政殿,秦雍就问,“阿宝,你可有话说?” 胡宝面皮抽了抽,这话,可怎么说呀。 长平公主跟萧至两情相悦,谁看不出来,可他们没主动承认过,贸然说二人之情,岂不成了萧至逾矩,公主浪荡? “陛下,奴婢是想,不能让谢家女嫁给萧大人。若陛下指婚,最好在皇室中择一合适人选。”胡宝躬身道出了早就想好的措辞。 “择一公主下嫁?”秦雍皱眉沉思。 胡宝的意思秦雍听懂了,既要萧至做事,还不让他有大权柄,又要有人盯着他,这符合秦雍的期望,也是对萧至的一贯政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