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宋。 在宋朝评分出来的时候,赵匡胤首先看向了自己的评分,在9.5分以上。 长舒了一口气。 这说明后人对他还是挺看好的,应该没有怪罪他谋朝篡位的事情。 再看其他皇帝的评分。 “宋太宗-赵光义?” 当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赵光胤并不感觉到奇怪。 只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如今的赵匡胤虽然已经是皇帝了,但却因为宋朝刚刚建国没几年,局势动荡,儿子赵德昭又年幼的关系迟迟没有立太子。 而是与宰相赵普订立了金匮之盟,约定自己死后会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位给赵光美,赵光美死后再传位给自己的长子赵德昭。 如今看来,自己真是有哪一天突然暴毙了。 然后把皇位传给赵光义了。 如同当年的孙策孙权一般。 赵匡胤:“不过老弟呀,你这皇帝当的可不怎么样啊,你瞅瞅你的评分,才5.7,连个及格分都不到。” “惭愧,我不及兄长也。” 赵光义尴尬的挠了挠头。 赵匡胤:“细数下来大宋有18位皇帝,差不多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能比得上大唐也算不错了。就是这宋钦宗和宋高宗之间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吗?” “评分这么低,还分为了南北两朝?” “而且这南宋的开国皇帝也好奇怪,北宋末代皇帝只得了个2.2分我还能理解,可南宋一个开国皇帝是怎么得2.3分的?这不就仅比胡亥高了0.1而已吗?他是做了什么怨天尤人的事情吗?评分竟然这么低?” 赵匡胤很是不理解。 按理来说,一个开国皇帝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才能够建立一个朝代,所以其评分再怎么低也不可能太差。 就算是晋朝的晋高祖司马懿,都得了4.2分。 而且他得那么低分的原因,还都是因为他个人人品问题,而不是因为能力差的缘故。 那这赵构又是因为什么? 赵匡胤很不解的看向评论区。 …… 「《爱你》(大宋版) 如果你也想兵变披黄袍~ 就说是北汉前来南侵~ 如果半夜被斧声吵醒~ 啊——!那是因为赵光义~ 常常想高粱河之役,是不是仓促加兵~ 明明很想胜利,却要坐驴车逃离~ 在大宋的心里,燕云十六是唯一~ 爱就是辽夏和金作邻~ 吼~大宋,北伐再多一点! 版图就更缩一点! 改革再深一点点,让绍述再度重现~ 噢~败,少说一点! 土地竟全都不见。 联盟灭金我心甘情愿~~~」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但凡了解宋朝历史的都不可能不恨佶、桓、构这父子三人!」 「确实,靖康之耻这段历史真的是越看越气人,都城陷落,徽钦二帝,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朝臣等三千余人全部都被带到了北方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劫掠一空,北宋因此灭亡,这真的是千古都难以洗刷的耻辱。」 「垃圾玩意儿,一星都不想给!」 「宋真宗也是垃圾,一个好大喜功的家伙,还敢去泰山封禅?你要不要脸?我寻思着泰山要是有嘴,早开喷了。」 「封禅终结者。」 「司马懿拉低了洛水的神圣性,而赵恒拉低了泰山封禅的神圣性。」 「宋钦宗也是废物一个,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半辈子都被关押在监狱里的皇帝。」 「宋理宗生前一定不会想到,他死后不但被鞭尸,自己的头盖骨有一天还会被拿去盛酒。」 「宋朝皇帝差劲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很多都很喜欢远程指挥战线。这都是赵光义的错,谁让他总是喜欢发军报到前线,指挥作战,带了个坏头。」 「他又不像他大哥那样是武将出身,却偏偏又喜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打仗风格,最终吃了败仗,纯属活该。」 「宋朝是封建王朝文化最为昌盛的朝代,出了很多世纪名人,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欧阳修,李清照,王安石……可惜屈宋都配不上他们。」 「最逆天的还得属赵构,岳飞,韩世忠,吴玠,吴潾,刘锜这么多名将都带不动他。」 「要是南宋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就好了。」 「那李世民做梦都得笑醒」 「赵世民连发12道金牌,让岳飞打慢点,自己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只见一支利箭射来。 岳飞大喊:“官家,小心!” 赵世民:“来的好!”」 「秦桧:“官官,您要是灭了金国,岳飞可是要迎回二圣的啊!那可是您的父亲和哥哥?您到时该怎么办啊?” 赵世民:“不慌,没人比我更懂怎么处理兄弟和父亲之间的关系。”」 「哈哈哈哈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