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沈天的双眸微阖,眉心灵台处隐有金辉流转,那强横无匹的一品神念如无形水银,悄无声息地透入脚下百丈深的岩土层,细致感知地底深处的灵机脉络。 神念所及,地底世界的光景顿时在他‘眼前’清晰地铺展开来。 起初是质密坚硬的暗红色岩层,充斥着被魔气浸染的斑驳痕迹,死寂而压抑。 可随着神念继续向下渗透,约莫深入九十五丈后,景象陡然一变! 两条宛若地下潜龙的灵脉,正并行蜿蜒于地壳深处。 左侧的那条是醇厚温润的明黄色泽,仿佛凝聚了大地最精纯的戊土精华,灵气流转间,带着承载万物、滋生矿藏的厚重意蕴,所过之处,连坚硬的岩石都似乎变得更具韧性,隐隐透出玉石般的光泽。 与之相伴的,是一条幽深静谧、泛着淡淡玄黑波纹的灵脉。 它散发着精纯至极的阴属灵机,冰寒却不刺骨,深邃而非死寂,如同月华沉淀于九幽,带着滋养魂体、凝练神念的特质,更隐隐沟通着此地因古神陨落而残留的些许幽冥法则碎片。 ——这是一条土阴二系双生的灵脉。 可‘看见’两条灵脉灵动的光晕在脉管中缓缓流淌,彼此气机隐隐交织,却又泾渭分明。 但与它们格格不入的是,两条灵脉那原本应纯粹的光晕之上,还染上了顽固的污迹。 上面缠绕着一丝丝、一缕缕暗灰色的魔息与猩红色的煞力,这些魔息煞力如同附骨之疽,不仅侵蚀着灵脉散发出的灵光,使其显得浑浊黯淡,更似贪婪的水蛭,持续不断地从灵脉本源中汲取力量,转化为维持自身存在的养料。 灵脉的流转也因此带上了一丝滞涩与痛苦颤栗,似在无声哀鸣。 沈天仔细观察后,眉头却微微蹙起,眼中略过了一丝难掩的失望。 “九品?” 记得二十七年前,他亲手将老对头的本命法器埋入此地时,这两条灵脉稳稳达到了七品层次,灵气氤氲如雾。 而现在这两条灵脉虽本质犹存,但其灵气的丰沛程度、脉管的宽广程度,与他记忆中的那两条天差地远。 灵脉沾染的魔息煞力,也更严重了。 沈天稍稍思索,就哭笑不得。 看来这二十七年,那器魂为了维持自身灵智不昧,没少抽取此地的灵脉本源—— 怪不得那家伙的怨念灵智保存得如此完整,近乎无损,原来是以跌落此地灵脉品阶为代价。 沈天很快便调整了心态,自我宽慰。 九品就九品,有总比没有强。 这两条灵脉移回沈家堡,好生梳理滋养,当能化出五十亩左右的九品灵田。 里面混杂的魔息煞力也不成问题,沈天有办法炼化化解。 他不敢耽搁时间,手腕一翻,将一枚长约一尺、造型古朴的玉盒取出在手。 这玉盒通体呈温润的乳白色,似玉非玉,似木非木,盒身表面铭刻着无数细密繁复的银色符文,散发阵阵隐约的空间波动。 盒盖与盒身接缝处,更贴着一张紫金色的符箓,符纸上以丹砂绘制着玄奥的龙章凤文,隐隐有龙吟凤鸣之声透出。 这是沈天日前花了二十万两纹银,在广固城的集市里临时买来的高阶封印盒。 他一手托着此物,另一只手则再次按住了下方的通天藤主干。 他深吸一口气,体内的纯阳真元再次鼓荡起来,继续混合青帝凋天劫的生死枯荣之力,化作精纯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通天藤中。 同时,他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如穿花蝴蝶般结出一个个复杂玄奥的法印。 这些法印引动天地灵机,与地底灵脉的灵性产生共鸣,更与他那一品神念精准配合。 “地脉归引,灵枢入瓮!敕!” 随着他一声低沉喝令,那深深扎入地底的通天藤根系骤然发生了奇异的变化。无数细密的根须仿佛化作了无形的灵巧触手,精准地缠绕上地底深处的那两条土、阴灵脉。 根须上则亮起柔和的青金色光芒,散发出安抚与引导的意念,小心翼翼地将灵脉一点点从下面的地脉循环中剥离出来。 整个过程需极度的耐心与精准,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灵脉受损,甚至引发地气反噬。 只见那两条灵脉在根须的缠绕引导下,开始微微震颤,明黄与玄黑的光晕似被梳拢的流苏,缓缓向通天藤的主根系汇聚。地面之上,以沈天为中心,方圆数里内的地气都开始产生细微的波动,隐隐有低沉的嗡鸣自地底传来。 沈天全神贯注,额角再次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凭借强大的神念,精确掌控着剥离的力度与速度,确保不伤及灵脉根本。 通天藤亲和灵力的特性,也被他发挥到极致,它不仅是穿透地层的利器,更是安抚和承载灵脉的最佳媒介。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地底的震动渐渐平息。 那两条被他剥离出的灵脉,化作两道凝练无比,呈明黄与玄黑二色的灵光气柱,被通天藤的根系牢牢包裹、守护。 它们沿着藤蔓内部那中空的通道,被沈天缓缓地向上提拉。 当那两道蕴含着磅礴大地精气与九幽阴灵的灵光气柱终于破土而出,出现在沈天眼前,整个小山丘上的空气都仿佛凝滞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