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文渊阁内,紧绷了一下午的弦终于松了下来。 阁老门和众堂官开始整理袖袍,准备起身告退。 屏风后,朱祁镇也已听到自己身后小太监因久立发麻而轻轻挪动脚跟的窸窣声。 就在这时! “报——!启禀诸位阁老、部堂!八百里加急!河南巡按御史八百里加急奏报:黄河再决!开封府告急!” 通政司一名知事官满脸汗水泥污,手捧粘着象征十万火急的三根羽毛的奏匣,未经通传便急趋入厅,扑跪于地,声音嘶哑! 黄河复决,众臣色变! 杨士奇霍然起身,劈手夺过奏匣,验看火漆封印无误后,迅速展开奏报,目光如电急扫! 只一瞬,他灰白须眉下的面容已沉如寒铁,将奏报重重拍在紫檀案上! “开封城南新堤复溃!三县尽成泽国,流民嗷嗷,官仓荡然!”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铁锤般砸在众人心头。 读完奏报,他目光如刀,直刺工部尚书与杨荣:“河工未完而溃决至此!此非天灾,实乃人祸积弊!非重臣无以镇抚!” 杨荣指节在案上猛地一叩,接口极快:“首辅所言极是,燃眉之急,非威望素著、精熟河务者不能解!然河南旧任河道郎中去岁已被锁拿问罪,还未立任,仓促间何人能膺此重任?” 一直沉默的杨溥这时也抬起胖脸,眉头紧锁,声音带着他特有的沉重务实感说道:“难处就是在此!河道悬缺,权责不明。若遣重臣巡视,需特简专差,授以全权。” “而且此人须:一,深谙水利;二,刚毅能任事,足以慑服地方豪猾胥吏;三,位望足以协调诸司……” 说道最后杨溥有些语竭,这条件苛刻,环顾满堂朝野……仓促之间人选实在难寻啊。 如今河南千里泽国,流民嗷嗷待哺,奸人蠢蠢欲动。 可偌大的中枢庙堂,竟陷于无人可用的困顿! 就在三杨与诸堂官眉头紧锁,气氛凝重如铅之时。 屏风后,朱祁镇眼中孩童的倦意一扫而空,亮得惊人。 他看着那份仿佛还带着黄河水汽与灾民哭嚎的急报,小嘴微张开口。 “列位先生……可知有一人,昔年总理河南河道,治水有方,更兼忠直敢言,不畏权贵?” 那清亮的童音在死寂的大厅里,清晰得如同玉磬敲击,甚至还略带着一丝孩童寻得答案的“雀跃”。 殿内目光,唰地一下,如同被磁石吸引,再次死死聚焦到屏风后那抹小小的身影上! 感觉再成焦点的朱祁镇唇角微弯,一字一顿,清晰无比的说道: “此。人。名。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