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围的战士们,听得是目瞪口呆,倒吸一口凉气。 另一个亲历者,则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另一幕。 “这算啥!你们是没看见后面那一幕!” “炮打中了,柱子哥那叫一个高兴啊,就要站起来喊两嗓子。” “耿先生,就跟背后长了眼睛似的,‘嗖’一下就扑了过去,把柱子哥按倒在地!” “我们当时都看傻了,以为他俩闹别扭呢。” “结果,就我们发愣的那一下,一颗子弹,‘咻’的一声,就从柱子哥脑袋顶上飞过去了!” “好家伙,把后面那块大石头,打了个大窟窿!” “你们说,这不是未卜先知,是什么?!” 故事,在战士们淳朴的口中,被不断地夸大,和艺术加工。 耿忠,从一个懂点“旁门左道”的技术专家,逐渐地,变成了一个能掐会算,撒豆成兵,能跟阎王爷掰手腕的“活神仙”、“军师”。 战士们,这些在战场上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现在一提到“耿先生”三个字,眼神里,就充满了最淳朴,也最狂热的崇拜和敬畏。 …… 如果说,普通士兵看到的是“神话”。 那么,在基层的指挥官眼中,他们看到的,则是更深层次的,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价值。 一营的临时指挥部里。 张大彪正拿着一块缴获来的牛肉罐头,召集手下的连排长们,进行战后复盘。 “都他娘的别光顾着乐!” 张大彪把罐头往桌上一墩,虎着脸,训斥道。 “都给老子好好想想,这场仗,咱们为什么能赢?” “是因为咱们比鬼子能打?还是因为咱们的枪比鬼子好?” “都不是!”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是因为咱们这回,有人给咱们用了脑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