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送走了孔捷、丁伟那帮垂头丧气,却又无可奈何的老伙计,李云龙的心情,简直好到了天上。 独立团的驻地,也彻底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李家坡大捷的喜悦,还在持续不断地发酵。 战士们擦拭着新缴获的三八大盖,那上面冰冷的触感和精良的工艺,让他们爱不释手。 后勤的炊事班,也大方了一回,把从鬼子那儿缴获来的牛肉罐头,全都分了下去。 整个营地里,都飘荡着一股诱人的肉香。 几乎所有的人,从干部到战士,都沉浸在一种巨大的乐观情绪之中。 在他们看来,这场仗打得太漂亮了,太解气了! 有了耿先生,有了他发明的那些神仙手段。 以后打小鬼子,那还不跟砍瓜切菜一样容易? 什么狗屁的武士道精神,什么坚固的乌龟壳,在咱们的“没良心炮”面前,全都是土鸡瓦狗! 一种骄傲、自满,甚至有些轻敌的情绪,开始在部队里,悄悄地蔓延。 就连李云龙,虽然嘴上天天喊着“谁他娘的敢翘尾巴,老子就剁了”,但他自己走路的时候,那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整个独立团,都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之中。 然而,有一个地方,却是例外。 技术科的窑洞里。 与外面那喧嚣、欢乐的气氛,格格不入。 这里,安静得,甚至有些压抑。 耿忠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庆祝。 甚至,李云龙亲自端来的牛肉罐头,他都只是默默地放在了一旁。 他带着他那几个,同样一脸严肃的学徒,正在对从李家坡战场上,费尽心力收集回来的,那些日军装备的残骸,进行着细致到近乎变态的,拆解和研究。 被炸得扭曲的掷弹筒筒壁。 被射流贯穿的机枪零件。 烧焦了的电台真空管。 还有,那几片,他视若珍宝的光学镜片。 这些在外人看来,一文不值的,破铜烂铁。 此刻,在他的眼中,却是比任何战利品,都更加珍贵的,工业的“活化石”。 赵刚处理完手头的事务,有些不放心地,来到了技术科。 他掀开帘子,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耿忠一个人,蹲在地上。 他的手里,捏着一小块,只有指甲盖大小的,从鬼子掷弹筒上取下来的钢片。 他就那么,怔怔地,出神地,看着那块小小的钢片。 马灯的光,照在他的脸上,映出了一种,赵刚从未见过的,凝重。 那不是战前的紧张,也不是战斗中的专注。 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仿佛能看穿历史迷雾的,忧虑。 “耿忠同志,怎么了?” 赵刚走了过去,轻声地问。 “还在研究鬼子的这些东西?” “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也该放松一下,和战士们一起乐呵乐呵嘛。” 耿忠缓缓地,抬起了头。 他的眼神,很复杂。 他没有回答赵刚的问题,而是,从旁边的工具箱里,拿出了一把,独立团铁匠铺自己打制的,全新的刺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