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办法,宋嫤只得答应。 “娘,您这糕点做的极好,我觉得可以做来卖卖看呢。” 宋嫤看着桌上吃得还剩最后一枚的芙蓉糕,提议道。 于秋兰有些犹豫,“味道是好的,可比起饱腹的面条包子来说,百姓们买点心还是极少。” “可以卖给那些进京赶考的学生们呀。”宋嫤心里已经有了主意,“给换了名字,叫青云糕、如意饼、状元酥,这好意头可是学子们最想要的,再加上娘这双巧手,做的精致又好味道,不愁卖的!” 读书人,多半是吃得起的,也更愿意花银子。 于秋兰是商贾家的女儿,虽养在内宅,但多少晓得些经商的道道,一听这话,面上就精神起来。 旋即转头看向丈夫。 宋成先憨憨笑道,“你的好手艺,我今日才知道,不该埋没了,早知你有这手艺,铺子合该叫你做主,改了卖点心,我便跟着你们母女讨生活。” “你也取笑我!”于秋兰佯装瞪了他一眼,末了才正色想了想,“既如此,今儿午市后就收摊,我晚上来琢磨,若可行,咱们明日就摆出来卖。” 大约是被宋嫤的热情和执行力所影响,于秋兰忽而觉得自己也开始找回了些,年轻时候的劲头。 母亲的变化自然也被宋嫤看在眼里,别说是于秋兰了,宋成先都开朗不少。 只是,宋嫤依旧看得出,父亲对宋家人还是并未完全放得下。 这也无可厚非,她是穿来的芯子,母亲嫁进来就没受过公婆妯娌的好,只有父亲是实打实在宋家长了这么多年,那是他的双亲和手足。 彻底斩断,还需要时间。 吃过早饭,宋成先和于秋兰就出摊了,宋嫤和宋宜谦姐弟俩留在店里。 摆了这几日,生意已经很好,也积累了些熟客了,宋嫤想着,若于秋兰的点心真能做出来卖,她便就趁着推出点心的时候,顺便对食客们宣布,自家在元宝巷里头有了铺面。 开业之时,再办上一场优惠活动,若是就此生意能做起来,也算是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为了能叫自己的店再多些竞争力,宋嫤又琢磨起来。 吃面难免口干,点心也会腻,若能配上些喝的,自然就更好。 先前的薄荷甘草茶,只是取巧,免费提供还好,卖是肯定卖不动的,所以还得另出新品。 抬眼瞧见桌上的篮子里有些小金桔和龙眼、山楂干,这些是昨晚聚餐,于秋兰买来招呼客人的,宋嫤走近一瞧,心里有了主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