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番指手画脚后,聋老太的这个命令一出,差点把李红兵给逗笑了。 “老太太,你管的是不是有点宽了啊?我自己买的东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犯不着您来替我操心!” 对于总喜欢装聋扮傻、倚老卖老的聋老太,李红兵可没什么好印象。 关键聋老太还嘴馋,谁家买好吃的了,她的鼻子比狗还灵,每次都能闻着味找上门。 如今的聋老太年过花甲,六十有七,在这个年代,可以说得上是长寿老人,再加上举目无亲,属于上面要关照的孤寡老人。 当初杨干事陪同区公所的人来看望过,送了一些粮油表示关心,还叮嘱易中海这些管院大爷们,要多进行照顾。 不过这些,只不过是上面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 至于烈属和五保户,纯属无稽之谈。 五保户制度,得到五六年才开始确立并实行,而且仅限于农村户口,根本和聋老太搭不上边。 烈属之言,那就更扯淡了。 真要是烈属,那可是有民政部门全权负责,生活保障不说,还要定期上门看望。 一个小脚老太太,不过是易中海当初为了给杨干事他们留下好印象,时不时的让自家媳妇给她送点吃的,好在院里树立起所谓一大爷的光辉形象。 久而久之。 仗着自己活的年岁长,是这四合院的老住户,又有易中海这几个管院大爷捧着,聋老太就慢慢支棱了起来,真把自己当成了这个院的老祖宗。 上门赖着蹭吃蹭喝是常事,一个心不顺,拿起手中拐棍敲人家窗玻璃,甚至打人都有发生过。 老太太年纪大,众人怕她有个好歹,赖上了自己家,就没人愿意和她计较。 再加上有易中海这个狗儿子当狗腿子,拿着鸡毛当令箭,给聋老太造势,又动不动就发动道德绑架和乱扣帽子的技能,大家只能任由她横着走。 作为食品厂的员工,李红梅时不时能从厂里带回来一些好吃的,而聋老太自然也成了他们家的“常客”。 每次聋老太上门,迫于易中海和聋老太在院里的影响力,都不得不分一些出来打发她。 关键这聋老太不光贪嘴,还贪心。 都半截子埋土了,比小孩子都不懂事。 作为小孩子的雨水也贪吃,不过人家小小年纪都知道不能主动上门要,而且每次尝尝味就已经很满足了,不会老赖着不走。 搞得后来李红梅带好东西回来,都得藏着掖着,防着聋老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