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过了好一阵子。 随着王桂花把孙媒婆从家里带了过来,李红兵也慢悠悠的走向中院。 这时候,院里的各家都已经到齐,而且能来的都来了。 吃瓜凑热闹这事,可以说是国人的天性,没有几个人愿意错过。 与此同时。 看到跟着王桂花和孙媒婆后面过来的李红兵,刘海中不由松了口气。 早在刚才的时候,他就已经清点过人数,连傻柱都下班回来了,全院就差前院的李家了。 刚才他还特地跟阎埠贵确认了一下,知道李红兵已经答应了会过来,才没有专门派人过去催。 全院的人都到了,各家各户都派了人过来,如果李红兵不过来,就说明对全院大会不尊重,完全没把他这个二大爷放在眼里。 如果是以前,肯定要给他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但现在李红兵连易中海这个原来的一大爷都搞掉了,刘海中就算心里再不爽,也不敢轻易找他的不是。 不过李红兵如果这样做,刘海中虽然不会给自己找事,特地去做什么,心里也肯定会不舒服,留下个疙瘩。 眼下尽管李红兵过来的晚了点,但起码过来了。 说明李红兵还是卖他这个二大爷的面子。 再想想之前的易中海,李红兵是怎么对他的。 这样一自我安慰,刘海中的心里无比畅快和自豪了起来,也看李红兵更加的顺眼。 李红兵并没有想到,刘海中的心理活动这么丰富,看到人群中的何雨水在跟自己招手,顺势走了过来。 还给自己留了个前排看热闹的位置,不错不错。 全院大会并不是每次都能很快就结束,所以不少人都会自觉的从家里带板凳或椅子过来,不然就只能干站着。 “嘿!我说这椅子怎么一直不让我坐,敢情是给你红兵哥留的。” 随着李红兵在何雨水自己搬过来的那张椅子上坐下,一旁自己坐个小板凳的傻柱,却是半调侃半郁闷的吐槽了起来。 李红兵见状,却是乐了。 直接从口袋里抓了一把瓜子出来,分了雨水一半,李红兵一点都不可客气的对着傻柱“教育”道:“不要总是抱怨,多想想自己的问题,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哪里还做得不够好。” 上次跟傻柱说的话,虽然起了些效果,不过看他还是老往聋老太身边凑,李红兵也懒得管了。 想要帮人,也得看看这个人值不值得帮,能不能帮。 实践证明。 除非一步到位,直接把何大清从保城请回来,彻底揭穿易中海的真面目,否则做得再多,对傻柱来说,不过是隔靴搔痒。 易中海所有的心思,都在他的养老计划上面,李红兵可没有那个精力,天天盯着傻柱,跟他们一群人争夺傻柱的“控制权”。 站在傻柱的角度,易中海的确可以说是对他有“恩”,而他或许因为能从聋老太那里获得一些“长辈”的“关爱”,自己也沉浸其中。 如果把傻柱当兄弟,看他做的那些事,老是围着易中海和聋老太他们转,自己也跟着受气,还是没这必要了。 严格说起来。 傻柱又不是李红兵什么人,眼下易中海和聋老太都算安分,他也懒得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同时。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低估了有些人的执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有时候,放下助人情结,的确是能让人轻松不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