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倒不是粮店没面粉了,而是粮店的工作人员下班了。 “红兵,这是你的面粉购买证。” 看到李红兵回来,阎埠贵回屋把属于他的面粉购买证拿了过来,交到他的手上,并且提醒道:“这个面粉购买证,每个月一发,下个月就没用了。 到下个月的时候,上面会重新发放新的面粉购买证下来,你记得找个时间,先去把这个月的面粉买了,省得到时候忘了。” “行嘞,谢谢阎大爷。” 看了看到手的面粉购买证,李红兵对着阎埠贵感谢了一声。 又和阎埠贵聊了几句,李红兵了解到,今天上面统一调整了面粉的售价,城区的建设牌面粉每斤1920元,生产牌的面粉每斤1840元。 建设牌和生产牌看似只是两个不同牌子的面粉,实际也对应着不同的等级。 建设牌是八一粉,而生产牌是八五粉。 所谓的八一粉和八五粉,其实代表的就是每一百斤小麦能出多少面粉的比例。 就好比建设牌的八一粉,每一百斤小麦,能出八十一斤左右的面粉。 出面粉的比例越低,代表面粉的质地就越细腻,杂质越少,颜色也越洁白和光亮。 而在建设牌和生产牌之上,还有着更为人知的富强粉,也是当下等级最高的精细面粉,一百斤小麦只能出七十斤到七十三斤左右的精面。 “对了,红兵,现在上面限制咱们每户人家每个月购买面粉的数量,后面会不会也对大米和杂粮这些主食这样进行限制?” 聊着聊着,阎埠贵忽然小声的对着李红兵问道。 “这个……阎大爷,我也不是很清楚。” 接下来的一阶段时间,是会有限制,但暂时不会像面粉这样,不过也就不到两年的时间。 只是现在李红兵“不知道”,自然不能对阎埠贵说这些。 听李红兵这样回答,阎埠贵也没再多说什么。 结果第二天。 包括阎家在内的院里一些人家,又“偷偷”到粮店“抢”了一批大米和玉米面等杂粮回来。 类似这样做法的,不止他们一个院。 这一天。 整个四九城的大米和杂粮销量,是之前的三至四倍,部分粮食零售店和合作社,一度发生粗粮脱销的情况。 当李红兵再次下班回到院里,原本还藏着掖着的那些人,纷纷在讨论今天又从粮店买了多少粮食回来。 得知向来抠门和喜欢算计的阎埠贵,让不用上班工作的阎大妈,特地去找人借了板车,从外面买回来了五十斤大米和一百五十斤的杂粮,李红兵都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和敏锐嗅觉。 也不能说阎埠贵的这个做法有错,只是政策有不确定性,多少好坏也只能看运气赌一回。 赌赢了,自然皆大欢喜。 赌输了,就当作是白折腾了。 反正粮食买回来,放在那也不容易坏,不会有什么明显损失。 只可惜。 这一回阎埠贵注定是囤粮囤早了。 推着自行车进院,得知这些情况,看到阎大妈正在和院里其他人讨论今天“抢”粮的盛况,李红兵不由笑了笑,出声调侃道:“阎大妈,您上回不是说,这粮食不能一次性买太多,不然吃不完,放久了,容易变成陈粮吗?” 刚刚这些话,可是前些天李红兵从外面买粮回来,阎大妈看他买的多,就吐槽他不会过日子所说的话,现在又被李红兵还了回去。 当然了。 李红兵知道阎大妈当时并没有恶意,所以现在也只是纯调侃。 “哎,红兵,这一码归一码,现在不比之前,今时不……叫什么来着……” 见阎大妈想说又不记不全这个成语,李红兵开口提醒道:“今时不同往日!” “啊!对,就是这句话,今时不同往日!” 被李红兵一提醒,阎大妈立马恍然大悟,然后解释道:“我之前也不知道,现在买面粉都限制着不让大家多买,这以后的事情,谁说得准? 现在只是面粉,万一接下来对大米和杂粮,也开始这样要求,到时候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怎么办? 我们家人多,尤其是孩子多,可不能饿肚子。 再说了。 这粮食又不会坏,多买一些放在家里,也没什么损失……” 四九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过像这两天排大长队,所有人抢着买粮的情况了。 本来昨天晚上,阎埠贵让她今天去买粮的时候,阎大妈还没太大的感受,结果上午一去到买粮现场之后,就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人都有从众心理,一跟风起来,今天粮店排队买粮的场面,比昨天还宏大和激烈。 买到粮之后,阎大妈那个震撼和庆幸。 今天这样的粮食抢购大潮,也是上面始料未及的,有些准备不足。 不过眼下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外面猜测的那么严重和离谱,上面自然不可能采用比较强硬的手段,去制止民众的这种行为。 否则的话。 只会适得其反,引发更大的恐慌,所以只能全力调粮供应,敞开了让大家抢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