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董从友家离开,李红兵骑着自行车,心情有些愉悦。 关于傻柱、何大清和易中海之间的事情,其实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李红兵的心里同样有些疑惑,如今一部分谜团解开,也算是满足了他的好奇心。 今天顺势而为,抓住了易中海的把柄,可谓一大收获。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倒是不用李红兵操心,他也不适合插手。 毕竟这是董从友和傻柱师徒,以及何大清和傻柱父子俩,跟易中海之间的事情。 李红兵什么都不用再做,只需要等着看好戏便可。 拜访完董从友之后,李红兵并没有回丰泽园。 既然都请假了,索性就偷个懒。 一个人,除了去采购物资,也没别的什么节目,李红兵只能来到前门大街找陈雪茹。 “你怎么过来了?” 眼下店里并不忙,看到李红兵过来,陈雪茹明显有些意外。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今天并不是李红兵休息的日子。 平时李红兵哪天放假休息,下次什么时候,这些陈雪茹记得比李红兵还清楚。 “今天偷个懒,请假了。” 看着陈雪茹惊讶的样子,李红兵忍不住露出笑容,示意了下自己的自行车后座,开口道:“上车,我带你去兜兜风。” “现在?” 闻言,陈雪茹愣了愣。 “我看你店里现在不是很忙,应该走得开吧?” 李红兵早就留意到了陈雪茹店里的情况,于是开口道。 “那当然,你等我一下。” 陈雪茹说完,回去跟店里的两名店员交代了声,然后重新出来。 因为布票的发行,所有棉织品都进入了统销统购,店里少了一个大类的布料选择,客流量大不如前,自然也就没那么忙。 眼下丝绸店主营的只剩下丝绸业务,倒也和招牌上的名字一致。 “怎么样,今天店里的生意,还像之前那么好吗?” 随着陈雪茹坐上车,李红兵随口问道。 李红兵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布票的发行和棉织品私营权被收回,对陈雪茹的绸缎庄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也不全是坏的。 客流量是骤减了,但除了第一天,后面绸缎庄的营业额不降反增。 原因很简单。 就像当初发行面粉购买证一样。 面粉限购了,但大米和杂粮没有,所以遭到了一阵疯抢。 而现在棉布限制购买,不少人担心像绸缎这些布料,后面也会跟着限制,所以来店里买丝绸布料和进行私人定制的人,反而多了起来。 眼下的四九城,并不缺有钱人。 听李红兵问到这个,陈雪茹便忍不住发愁道:“现在店里客人是没有前些天那么多了,但如今定制衣服的单子工期,都已经排到了年后。 原本店里就两名老师傅,我又找了一个,可现在他们还是忙不过来,我在想要不要再多找几个回来,不然好多客人都要等好久才能拿到定制的衣服……” “店里有三个老师傅,已经不少了。” 听到陈雪茹焦虑的问题,李红兵提醒道:“我看你还是不要一次性招太多,不然过段时间,这阵子高峰过去,店里的生意没现在这么多,到时候老师傅们没活干,辞退可是件麻烦的事情,可要继续留下来的话,也不好白养着他们,每个月的工资支出就是一个问题。” 眼下丝绸店爆单,只是临时性的。 要是因为这个,一下子扩招太多裁缝的话,后面会很不好处理。 请神容易送神难。 尽管他们现在是私营的个体工商,但也不能随意辞退员工,容易引发劳资问题。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一个店养三名裁缝老师傅,虽然也不少。 以目前店里的熟客资源,基本不成什么问题。 而且再撑一撑,顶多一年多点的时间,马上就要全面公私合营,到时候就不是陈雪茹该操心的事情了。 根据李红兵了解到的情况,从现阶段开始,公私合营已经开始进一步扩大了规模。 不过主要针对那些影响力大、员工人数较多的私企和大工商户,陈雪茹的绸缎庄,暂时还不在这个范畴里面。 尽管名气已经打出去了,但包括陈雪茹在内,店里的三名老裁缝,再加上两名女店员,拢共也才六个人,连十数都不到。 像什么会计采购这些,陈雪茹都一肩挑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