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婚后第三天。 回门日。 早上在家里吃完饭之后,李红兵便带着些糕点,陪陈雪茹一起回娘家了。 陈家现在就剩下陈母一个人,倒也不用特地准备什么,主要过去这两年多的时间,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如同家人一般。 如今陈雪茹虽然出嫁,晚上并不住在这边,但这里离绸缎店近,陈雪茹白天中午和晚上,接下来还是照常过来吃饭,其实和之前没有太大的差别。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再加上陈母现在的年纪也不算特别大,身体健康,有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 否则的话。 李红兵倒不介意把陈母接过去一起住,毕竟李红兵的父母早就不在了,而陈雪茹也就剩下这一个母亲。 结了婚,李红兵就更有义务,和陈雪茹一起奉养父母了。 今天没什么事,李红兵的所有行程,都是陪着陈雪茹。 中午在这边吃完饭,睡过午觉了之后,下午李红兵便和陈雪茹来到了丝绸店里。 到了傍晚。 李红兵和陈雪茹两人,直接前往徐慧真的小酒馆。 前段时间的时候,贺永强跟徐慧真的堂妹徐慧芝私奔回了农村,贺老头被气得重病,没多久就不行了,临终前把小酒馆留给了徐慧真。 今天是小酒馆重新开张的日子。 本来徐慧真是想把小酒馆开张的时间定在元旦那天,毕竟那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再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大。 不过李红兵和陈雪茹恰巧在那天结婚,徐慧真便只能改了日期,把时间定在今天。 徐慧真和陈雪茹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尤其这段时间,在徐慧真经历丈夫跑路和公公离世的事情时,陈雪茹给了不少陪伴、帮助和鼓励。 算起来的话,徐慧真生孩子那天,李红兵也出手帮了她。 而且陈雪茹和自己的女儿徐静理已经认了干亲,像小酒馆重新开张这么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徐慧真自然希望陈雪茹是在场和见证的。 “今儿呢,小酒馆重新开张,还请大家来捧捧场。” “大家伙一定奇怪,我一女流之辈,怎么还开酒馆?” “不瞒大伙,我徐慧真什么事情都爱讲个理儿,我什么事还都爱较真,不坑人,不骗人,不蒙人。” “打今儿起,我这小酒馆的酒要是掺水,您诸位二话甭说,把这酒缸给砸了。” “待会儿进店捧场的,一人一两酒,不要钱,让大家尝尝什么是真真儿的小烧……” “……” 随着徐慧真的开场白结束,一旁的李红兵帮着点燃了提前准备好的鞭炮,在啪哩啪啦的鞭炮声中,还有围观群众的叫好声里,小酒馆正式开张。 不得不承认。 在当下这个年代,徐慧真的商业头脑,还是很强的,这一招开业营销的手段,被她给玩明白了。 之前的时候,因为家里的事情,小酒馆被迫停业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客流量和人气肯定是会有一些影响的。 当然了。 那些常年老客户,该来的还是会来,但在留住原来的客户资源时,也需要招揽新的客人,才能保持小酒馆的生意红火。 最关键的是。 小酒馆重新开业之后,徐慧真显然不打算再往外卖掺水的酒了。 一方面,她没有贺老头勾兑酒的手艺。 另一方面。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 徐慧真觉得卖假酒这事不地道,不打算做这种投机取巧的事情。 哪怕在之前,贺老头往酒里掺水的事情,小酒馆的老顾客都知道,并且接受了贺老头这样做。 因为贺老头勾兑手艺好,即便是掺了水的酒,口感也不差,同时价格卖的比别的酒馆还便宜一些。 如今改变了经营策略,徐慧真自然要广而告之,同时把这个当成招牌,把小酒馆的名声和口碑,重新打出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