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肉票的实行,对老百姓的影响,显然是相当大的。 原本想要买好肉、肥肉,就要靠“抢”,现在更需要如此,去晚的就不是能不能买到好肉了,是连肉都买不到。 这不仅仅是实行定量供应后,民众的买肉需求被激发,更是猪肉的市场供应跟不上的原因。 要不是供需关系矛盾突出,上面也不至于推出肉票,来实行定量计划供应。 同时。 这个政策对整个餐饮行业的冲击,是必不可免的。 不过有些饭庄酒楼的生意,反而更好了。 虽然现在到外面吃饭,除了饭钱以外,同时还要开始使用粮票和肉票,不过也仅限于猪肉和牛羊肉这几种,像鸡鸭鱼这些,暂时还不受限制。 肉菜的菜品,和所需要用到的食材,可不止猪牛羊。 平时在家吃的肉少了,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就都上外面下馆子,改善伙食了。 只是这样情况也维持不了多久,因为接下来步骤加快,进入统购统销和凭票供应的物资种类,会越来越多。 像鸡鸭这些农副产品,也会开始折合肉票供应,并且禁止自由交易。 …… 转眼到了新历二月十八。 这一天,刚好是农历的除夕。 不过是大年廿九,而不是三十。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和几乎固定的新历不一样,我国农历中的月份,是按月亮盈亏圆缺的变化周期来进行定义的,称之为“朔望月”。 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是29.53天,并非是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二十九天,有时是大月三十天。 为了保证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日,农历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 今年的腊月恰逢小月,只有二十九天,也就没有大年三十了。 这天晚上。 李红兵从丰泽园下班的时候,时间虽然不算晚,但眼下四九城的各家各户,基本都已经吃过了年夜饭。 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李红兵心头却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归心似箭,想要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早点到家,因为陈雪茹和陈母她们还专门等着自己。 这万家灯火中,如今也有专属于他的一盏。 本来这顿年夜饭,李红兵是打算明天补上,不过陈雪茹却坚持要等自己回来。 回到家时,陈母刚好掐着点做完了饭,而一直盯着外面的陈雪茹,看到李红兵回来,连忙开口道:“妈,红兵回来了,可以下饺子了。” 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了。 虽不绝对,但饺子在大部分北方地区,是春节核心主食之一。 “在京城,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老舍的《京城的春节》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和表述。 为了避免饺子提前煮好放着凉了,或者放久了影响口感,这饺子是专门等李红兵到家门口,才下到了翻滚着开水的锅里。 “爸爸,抱抱!” 随着李红兵进屋,此时正坐在餐椅上等着开饭的李建武,眼睛不由一亮,连忙朝他张开了自己的两只胳膊,开始求抱抱。 如今的李建武,刚满一周岁没多久,已经学会了走路,会说一些话,能够粗浅的表达自己想法。 李红兵把自行车放好,随后脱掉自己的大外套,直接上前把自己的好大儿抱起来,在他脸颊上香一个,逗得他咯咯直笑。 看着眼前这父子和睦的画面,陈雪茹不由摸了摸自己鼓起的肚子,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更加期待自己和李红兵第二个孩子的到来了。 不多时。 就在李红兵逗弄着李建武,和陈雪茹说着话的时候,陈母把刚刚煮好的饺子端上桌,开始了属于他们一家人的年夜饭。 在这之前,陈雪茹和陈母他们已经提前吃过了些东西垫肚子,虽然坚持要等李红兵回来,一家人一起在除夕这天好好吃一顿团圆饭,但她们也都不是什么迂腐的人,不至于饿着肚子等李红兵半天。 更何况,还有陈雪茹这个孕妇和李建武这个小孩子。 其乐融融的年夜饭结束,转眼就到了初一。 接下来放假的这三天,李红兵并不清闲。 如今的李红兵,已经不是刚来到这个年代的时候,除了有家庭和妻子儿子,还有师父郭友忠和一堆师哥,再加上谷建良这位老领导,和街道办的几位主任。 平时休息的时候,李红兵偶尔也会跟师父郭友忠接一些私活,都是级别不低的大领导,不过这些就不在拜年的范围内。 正是因为那些领导不简单,李红兵更没有上赶着巴结的意思和必要,那样做的话,反而弄巧成拙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