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淮茹和王桂花两个人出去找了半天,却是这样一个结果,易中海不由担忧道:“这么晚了,棒梗能去哪?” 从棒梗一开始跑出去,到秦淮茹和王桂花出去找棒梗,中间的时间间隔,其实也没太久。 按说棒梗跑不出去多远,不应该是这个结果。 “找了,我和淮茹把附近都找了,就是没见着棒梗。” 要是棒梗走丢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王桂花都不敢想这个后果。 尤其今天是贾张氏回农村的第一天,要是知道他们把棒梗给弄丢了,不得回来跟他们拼命? 别的不说,贾张氏对棒梗这个大孙子,是真的疼,哪怕疼爱的方式并不正确。 而且秦淮茹和贾东旭两人至今就棒梗一个儿子,棒梗也就是贾家的新生代独苗,更加不能够出事。 “易大爷,您帮忙出出主意,我们该怎么办?” 此刻的秦淮茹已经慌了,声音里带着哭腔,眼泪哗哗直流。 “淮茹,你先别激动,事情也许没像你想的那么严重。” 对着秦淮茹安慰了一句话,易中海分析道:“这大晚上的,棒梗跑不了太远,说不定就在哪猫着,你们给找漏了,咱们再找找。 而且你别忘了,晚上是有巡防队的,说不定碰上巡防队的人,到时候就给送回来了。” 有了易中海这些话,秦淮茹显然松了口气,情绪稍微稳定了一点点。 不管刚才易中海说的,是不是为了安慰自己,秦淮茹只能希望并当成是真的。 “这样,咱们兵分两路。” 易中海皱着眉头,视线落在秦淮茹、贾东旭和王桂花的身上,开口说道:“桂花,你和东旭继续出去外面找,我带着淮茹去找老阎和杜建国他们,把这个情况告诉他们,让他们帮忙发动院里的人,一起去找棒梗。” 之所以留下秦淮茹,一方面因为她是贾家人。 而另一方面。 则是因为棒梗不见了的事情,是她发现的,有她亲自出面解释,也省得易中海说不清楚。 因为贾张氏的缘故,贾家和院里的大部分住户,关系好的没几户,想要发动全院的人帮忙,自然是请杜建国和阎埠贵这些管院大爷出面最好。 对于易中海的这个决定,众人自然没有异议。 很快。 在贾东旭和王桂花出门的时候,易中海直接找上了杜建国,让秦淮茹把这件事情一说。 “老易,这才过去多会儿,棒梗可能就在边上不远的地方猫着,你们用不着这么紧张吧?” 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看秦淮茹哭得跟个泪人似的,杜建国却是有些无语。 不是他故意要使绊子和拖延,而是棒梗才跑出去没多久,而且像这样的事情,以前院里没少发生过,别人家孩子也有闹别扭的时候,最后往往会自己回来。 更关键的是。 这个年代,不能说没有拐卖儿童的事情,但并不是什么普遍事件。 更多是,亲属间送养和因为各种原因被迫或主动弃养。 尤其晚上的时候,城里各处都有巡防队的人值守,少有丢孩子的情况出现。 在杜建国看来,这无非是棒梗挨了打,闹起了脾气,赌气跑到外面某个角落猫了起来。 虽说棒梗年纪还小,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别说满地跑和打酱油了,连砸玻璃的本事和胆子都有。 而且还是砸李红兵家的玻璃,就是他亲爹贾东旭来了,也未必有这个胆子,谁能奈何得了他。 这小子鬼精鬼精的,闯祸是一把能手,就是别的孩子出状况,他多半也还好好的。 作为管院大爷,他是可以帮他们发动院里的人,一起帮秦淮茹找棒梗,但万一真是他想的那样,却这般的小题大做和兴师动众,最后他是要落埋怨的。 “老杜,人命关天的事情,棒梗毕竟还小,你帮帮忙,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你也不愿意看到吧?” 知道杜建国的想法,易中海顾不得其他,直接软硬兼施。 听易中海这样说,杜建国有些无奈,却不好拒绝,只能点头说道:“我帮你们跟大家说一声。” 易中海和秦淮茹都找上门了,并且坚持要让他发动全院的人出去帮他们家找人,杜建国作为管院大爷,可不敢拒绝或者当做没这件事。 万一像易中海刚刚说的,棒梗真在外面出了什么事情,他可担不起责任,要是到时候被易中海和贾家告到街道办,那他只能吃瓜落了。 结果没有什么意外。 虽然易中海现在不是管院大爷了,但依旧知道怎么拿捏他们,尤其是身上有着管院大爷责任的杜建国和阎埠贵他们。 关键像孩子走丢这种事情,没人会轻易拿出来开玩笑,也没几个人不当回事。 不多时。 得知这件事情的阎埠贵,也行动了起来。 “阎大爷,这件事我们不参与。” 当阎埠贵找上李红兵的时候,早已听到外面动静的李红兵,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却是给出了这样一个回应,并且对着阎埠贵说道:“阎大爷,我和贾家的关系,还有过去的那些事情,您应该都知道,我们两家早就断了往来,不论好事坏事,都不相干,以后再有这种事情,您就别来找我了。” “哎,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了,忘了这茬,红兵你看我这记性……” 对于李红兵的拒绝,阎埠贵一点都不意外,更没有对他劝说什么,反而还特地解释了一句。 像阎埠贵这么精明和喜欢算计的人,自然不可能记性不好,连这样的事情都忘记。 不过李红兵可以不管,但他作为管院大爷,却不能不通知李红兵。 没通知到位,那就是他的问题。 通知到了,李红兵自己拒绝帮忙,就没他的半点责任了。 李红兵也知道阎埠贵的这点小心思,不过并没有什么不满,毕竟是他自己和贾家的私怨,没必要也没义务让别人替自己担责。 阎埠贵可以主动做,但李红兵却不能这样要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