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许正笑了笑,语气里充满了自信。 “既然要办,就要办出效果,办出声势。五六十人有点少。这样,宣传和组织交给我,我争取把规模扩大到一百人以上,让现场热热闹闹的,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一百人?” 陈建国又惊又喜。 “那……那当然更好了!就是……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既然答应了,就要尽力办好。” 许正笑着摇头,“奖品方面,我会设置得丰厚一些,前三名至少奖励一套中高档渔具,第四到第十名的奖品和参与奖也要有吸引力。纪念品每人一份,印上我们两家单位的logo和比较新颖的主题口号。” “好好好!” 陈建国兴奋地记录着。 两人又就许多细节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许正凭借前世见识和这一世的经验,提出了许多专业且可行的建议,让陈建国佩服不已,心中更是庆幸自己找对了人。 “对了,陈科长,” 许正突然想起一件事。 “活动当天,最好能邀请县里或者镇上的媒体记者来采访报道一下。这么好的正面典型,值得宣传。这对你们厂的形象提升,以及你个人的……那个目标,都有很大好处。” 许正意味深长地看了陈建国一眼。 陈建国顿时心领神会,用力点头。 “我明白!我这就开始准备邀请函,争取请到县广播站和报社的记者!” 所有大事细节基本敲定,两人都松了一口气,相视而笑,一种合作共赢的默契在彼此间成型。 “陈科长,那就先这么定了。” 许正站起身,“回去后我马上让我们厂里的人开始制定详细方案,最晚后天派人送过来给您过目。宣传和报名工作也会立刻启动。” “好好好!许老板,真是太感谢你了!” 陈建国也连忙起身,再次紧紧握住许正的手,“方案你定就行,我绝对信得过你!需要厂里配合什么,你随时开口!” “合作愉快!” 许正笑着握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