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一天是1996年2月21号,天气晴朗,非常适合出行。 新专辑2月25号发布,虽然不需要他做什么,但是他也不可能在老家窝着。 临走的时候,他的车上被装满了东西。 像是打劫归来一样。 不背蛇皮口袋出门,碰到打劫的都不知道东西往哪里放。 这次带了比较特殊的东西。 一杆四米大枪。 正常的大枪肯定放不下,爷爷给弄成了两截,到了京城之后中间用铁皮套箍组合。 习武之人用的这种枪,不是随便砍一节木头就能做的,不管是选材还是制作过程都特别繁琐。 老爷子是铁匠,做这些得心应手。 这次让苏超带着大枪出门,是不希望孙子荒废了是这十几年练出来的功夫。 苏超顺路去拿了二月份的随机商店。 刷新在津门这个地方。 也算是顺路了。 这一期东西一般般,苏超只看上了音乐盲盒。 另外的东西,有一件是古画。 要价一百多万,将来说不定能卖好几千万,但是现在肯定买不起,买下来也没什么用。 毕竟现在的市场很冷淡。 至于砸锅卖铁甚至借钱买下来送给林知梦,苏超连想都没想过。 想睡我可以,想要我的钱不行。 第三件商品是《坏猪格格》。 商品算是套餐,里头包括而不仅限于、剧本、续集、主题曲。 东西很实在,价格也不贵。 这样一整套才六万块钱。 想想《坏猪格格》的收视率和造星能力,六百万也值啊。 不愧是随机商店的东西。 《坏猪格格》的创作,起始于1997年年初,据说琼瑶来京城路过公主坟,这个奇特的地名吸引了她的注意。 随行人员告诉她,相传清朝有一个民间女子被乾隆收为义女,死后便以“格格”的名份葬于此地,故名“公主坟”。 于是,琼瑶根据这个短短的传说,创作了《坏猪格格》。 至少是这个地名打开了她的灵感。 现在是1996年2月份,琼瑶还没来京城,还有一年的时间,苏超如果想做一部电视剧,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至少可以把卖到湾湾去。 他在湾湾也算是名人了。 只要稍微有点质量,他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愿意帮他出版的出版商。 到时候在湾湾出版,琼瑶看到了之后,自然就不会继续再构思这个故事。 没有人会怀疑苏超是截胡。 顶多就是,好巧啊,他想的跟我想的有点像——或者直接就是我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苏超并不喜欢《坏猪格格》。 一方面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捧出来的都没啥好人。 最好的大概就是容嬷嬷了。 另一方面就是觉得,这部剧有洗白满清的嫌疑。 它不是第一部洗白的,之前就有不少《戏说乾隆》之类的剧,但它是洗白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 而且连拍好几部,可以说是掀起了清宫戏的热潮。 一直到后来对这个有了限制,才算慢慢的消停了下来。 这部剧出现的时机也很关键。 内地电视剧的口子才刚刚放开,精神食粮极度匮乏。 也给了这部剧可趁之机。 不过,反感归反感,反感并不能阻止这部剧红遍大江南北。 张何平那边的关系,还不足以让他有能力封杀这部剧。 最大的问题在于—— 如果是别人做出来,苏超阻止不了,他可以不去沾边。 可是让他亲手把这部他很讨厌的剧做出,他过不了心里的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