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卢布自然还是会继续下跌的。 这一点,秦远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甚至于,他脑海中的记忆也是越来越清晰了起来。 1990年11月份,卢布的汇率第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带着物价也开始上涨。 正是接着此次物价上涨,卢布贬值,秦远在苏联完成了第一次大扩张。 要知道在此前,苏联的物价可以说是坚如磐石。 吃的东西是便宜的,当时的交通费也十分低廉。 不论是地铁,还是公共汽车,无轨、有轨电车,公共交通费一律是5戈比。 直到1990年,5戈比的硬币份量还是最重的。 因为它曾充当了十几年地铁的筹码。 而其他物价也是几十年不变。 出租车的收费是20戈比1公里 长白面包(重约一磅) 25戈比 牛肉(公斤) 2卢布 鸡肉(公斤) 3.4卢布 黄油(公斤) 3.5卢布 土豆(公斤) 10戈比 白菜(公斤) 20戈比 橙(公斤) 2卢布 这样的物价,从二战结束足足稳定了四十多年。(物价是一回事,有没有供给是另一回事,这是计划经济。后面涨价,就是想着以市场调控供给端,结果纯纯想多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知“涨价”为何物,也没有“涨价”的概念。 当然,工资收入也大体不变。 但自此之后,交通费是原来的3倍,食品也上涨了3倍多。 从此,稳如磐石般的物价不复存在,苏联老百姓经常抱怨的“物价又涨了”的生活,从此揭开序幕。 市场经济这只老虎,从笼中被放了出来,使从未和它打过交道的苏联人大吃一惊。 这就是苏联在搞的经济改革和货币改革。 但这还没完。 秦远已经听说了,在黑市,美元对卢布的汇率已上升到一比十九。 虽然只是黑市汇率,但是仍然让苏联政府感到了恐慌。 如果秦远没有记错的话,等到明年一月份,苏联为了遏制卢布下滑的势头,采取了一些措施。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措施,即从1991年1月22日起,宣布在1962年发行的50元卢布和100元卢布纸币全部废除。 人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更换这种大面额钞票。 但是,银行只接受退休人员换币,每人只能更换100卢布的纸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