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名穿着得体、举止干练的秘书快步走进,恭敬地汇报:“何总,我们盯着满洲里那边的人传来消息,远东贸易又有新动作了。” “说。”何长青的目光扫了过去。 “张斌和宋玉刚带队,又从苏联弄回来整整三千辆汽车,主要是拉达和伏尔加。” 秘书的语速飞快:“今天上午这些汽车已经通过K20列车抵达满洲里,并且顺利交接给了李楚泽派去接收的人。” “张宋二人随后从冰城乘飞机返回燕京,预计此刻已经抵达。” “就是那个斌子和刚子是吧?” 何长青对秦远身边的这几个核心干将早有耳闻,他们是秦远起家的班底,主要负责最前线、也最危险的苏联境内物资调度和运输。 这个时候回来,大概是回来过年了。 至于还有什么其他的谋划,还需要继续查下去。 他挥了挥手,示意秘书可以出去了。 这点汽车贸易的增量,虽然惊人,但已不足以让他感到意外。 远东贸易在这条线上早已轻车熟路。 他现在真正关心的,是那个在高层圈子里若隐若现流传的“火箭发动机”传闻。 他凭借自身的背景渠道,捕捉到了一些模糊的信号,表明有顶尖的国防科工单位通过某种渠道,对一批来自苏联的“特殊货物”产生了极度兴趣。 这东西的价值,远超千万辆汽车。 如果能打通这条线,参与到这种层级的交易中,所带来的影响力和潜在收益,是普通商业活动无法比拟的。 秦远……很可能就是那个搭线的人。 他何长青有高层背景,如果这条路能走通。 未来与苏联涉及到军事技术和武器上面的交易。 他未尝不能充当这个中间人。 不过,现如今,得需要这个秦远探探路。 就在他目光,遥望金祥大厦的时候。 秦远已经从机场,将斌子和刚子带了回来。 在车上,两人已经从秦远口中知道了最近国内的一些列变化。 包括奇瑞的成立,以及有关部门对于“火箭发动机”的兴趣。 对于奇瑞他们当然没有意见,甚至于很支持。 因为他们这一路过来,很清楚市场对于汽车的需求程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