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少校,这次行动,我希望安全委员会能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秦远话语之中表露的意思,是要对整个莫斯科地下世界,来一场赶尽杀绝啊! 这对于克格勃而言,虽然是大材小用。 但佩尔科夫却颇为感兴趣。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整个莫斯科的地下世界,瞬间迎来了一场猝不及防的血腥清洗。 在克格勃提供精准情报、内务部警察全力出击、加上远东贸易自身安保力量的配合下。 一个个曾经嚣张跋扈的帮派据点在白天就被强行突入,头目被逮捕或“反抗击毙”,势力被连根拔起。 行动高效、冷酷,彰显着绝对的力量。 远东贸易的威名,伴随着这场雷霆万钧的清洗行动,如同燎原之火,从莫斯科迅速向外蔓延,再也无人敢轻易挑衅。 而就在这场清洗风暴席卷全城之际,秦远却仿佛置身事外。 他淡定自若地带着武卫国、王功泉等核心成员,乘坐车辆,平静地驶向郊外,前往伏尔加汽车厂。 那里,一场关乎十五亿美元未来和整个商业帝国根基的谈判,正等待着他。 车窗外的莫斯科,阳光正好。 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铁与血的味道,以及新旧时代交替前特有的、躁动不安的气息。 伏尔加汽车厂,厂长办公室。 卡丹尼科夫手中拿着刚刚送来的《消息报》,目光快速地扫过头版头条的每一个字。 当他的视线落在“圣彼得堡”和“波罗的海啤酒厂”这几个关键词上时,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蹙起。他 抬起头,看向坐在对面沙发上的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 前几天,别列佐夫斯基慌慌张张来到伏尔加厂,直到现在都没有离去。 两人通过报纸上知道了秦远的消息后,都松了口气。 不过,卡丹尼科夫显然关心的更多。 “鲍里斯,” 卡丹尼科夫将报纸推过去,手指点了点那篇报道,“这个波罗的海啤酒厂,是不是就是去年才在圣彼得堡完成整合的新厂?” 他对于这家啤酒厂有印象,当时还登上了报纸。 别列佐夫斯基常年在欧洲那边往来,对于圣彼得堡这样一个枢纽,他是熟悉的很。 他放下咖啡杯,接过报纸快速浏览了一下,点了点头道:““是,这家啤酒厂效益不错,生产的‘波罗的海’牌啤酒远销到好几个加盟共和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卡丹尼科夫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那你觉得,这报纸上说的,远东贸易会和这家啤酒厂有合作,有几分可信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