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敲山震虎,权术-《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第(1/3)页
“禀统帅!福建巡抚庆端,已严令周天培、李定太所部,放弃步步为营策略,集结主力,猛攻我渔溪防线!傅忠信军长告急!”
“第四军压力巨大!”
传令兵的声音带着急促,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方才的沉寂。
军情如火,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那个迂腐书生身上拉了回来。
秦远眼中寒光一闪,刚刚与书生的那番关于“道理”与“刀枪”的对话,仿佛只是一段无关紧要的插曲。
真正的风暴,已然在福宁府前线猛烈爆发。
他瞥了一眼那瘫软在地、面无人色的书生,语气平淡道:“带他下去,找个清净地方,让他好好想一想,是该信清妖给他画的大饼,还是该信我光复军要立的规矩。”
说完,他不再理会那如丧考妣的书生,转身对身旁的江伟宸和程学启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却带着冰冷的战意:
“看来,清妖是等不及了,非要急着来试试,我光复军的刀,到底利不利!”
“走,我们先回统帅府。”
他翻身上马,带着一行人迅速朝统帅府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声在青石板上敲击出急促的节奏。
对于清军可能采取的激进策略,参谋部早已做过多种预案。
对方不顾浙江、福州、延平各处的危急,试图集结主力,寻求与光复军进行战略决战,以期一举摧毁光复军核心力量,这本就是预想中的可能性之一。
因此,秦远内心并不慌乱。
战争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从来不会完全按照某一方的既定剧本上演。
清军想打一场毕其功于一役的大决战,而秦远的战略则是多点开花、机动骚扰,搅乱对方部署。
现在,就看谁能更好地执行自己的战略,同时打乱对方的节奏。
在策马奔驰的路上,秦远的脑海已然化作战场沙盘,飞速进行着战略推演,思考着如何利用清军主力被吸引在福宁正面的机会,在其他方向施加更大压力。
刚回到统帅府门口,留守的余子安便急匆匆迎了上来:“统帅,您可算是回来了!”
秦远利落地翻身下马,并未首先询问军情,反而像是关心日常事务般,笑着问了一句:“子安,教导团那边怎么样了?这段时间,有没有再培养出几个像江伟宸这样拔尖的苗子?”
教导团那两千人,是秦远倾注心血打造的种子。
他借鉴了《民兵训练手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的精华,结合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标准化的作战、侦察、训练流程。
更开设了地图测绘、情报分析等课程,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军事思维的参谋和指挥人才。
秦远自任校长,张遂谋抓思想教育,余子安则负责具体的教务和训练。
秦远甚至构想着,未来攻克福州后,要将教导团升级为正式的军事学堂,并聘请外籍教官,打造中国第一所现代军官学校。
余子安作为教授部主任,深知肩上责任重大,闻言立刻回道:“统帅,江伟宸这样的毕竟是凤毛麟角。我现在负责这两千人的全部训练协调,真是没日没夜,还要兼顾与参谋部、后勤部的衔接工作。眼下我们光复军体系内,各处都缺能干实事的人,统帅,这些事务您得早点安排专人接手啊!”
“你放心,这些我都记着。”秦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等我们拿下福州府,稳定下来,立刻举行第一次‘求贤科’考试,届时自然会有大量人才补充进来。”
“眼下,你要配合好元宰,把宣传工作做到位。另外,多关注曾锦谦曾先生那边,《光复新报》的战略意义,非同小可。”
这一路行来,秦远明显感觉到街上的报童数量增多了,市井间议论报纸内容的人也更为普遍。
光复军每攻克一地,相应的安民告示和政策解读便会通过报纸迅速传开。
曾锦谦这个宣传部部长,确实干得相当出色。
“学启……”秦远招了招手,将程学唤到身边,“正式任命你为光复军商业部部长。”
“无论是丝绸、茶叶、瓷器,还是烟草的种植与经营,所有相关事宜,都由你统筹。”
“需要人手、钱粮,直接找余子安,他会帮你协调各部门。”
程学启虽然是“玩家”,却深知在这个近乎真实的世界里,必须尊重并融入其中。
他恭敬地俯身行礼:“余主任,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余子安与程学启年纪相仿,并无架子,连忙将他扶起:“程部长客气了,该是我们仰仗您才是。”
“您以后可是我们光复军的‘财神爷’,大伙儿的军饷粮草,说不定都得指着您呢!”
这话虽是玩笑,却也道出了实情。
几人一边谈论着未来商业开发的蓝图,一边快步走入统帅府。
早已等候在旁的传令兵立刻上前:“统帅,参谋长已将相关人员召集至参谋室,正在等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