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时,一个略显年轻的声音,突然在频道里响起,带着一丝不确定和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 “等等!队长!等一下!” 说话的是队伍里的地质与技术专家,李锐。 陈默转过头,冰冷的黑色面罩下,目光如电,直刺李锐。 “讲。” “队长,我刚刚将我们的行进路线与我数据库里所有历史勘探记录进行了三重交叉比对。” 李锐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他迅速将一份三维地图投射到所有队员的面甲显示屏上。 “看这里!在我们的路线周围,存在三个坐标点!” “分别是八十年前红色联盟建立的‘东方站’,七十年前的‘联盟站’,以及六十年前的‘红星站’!” 地图上,三个黯淡的灰色标记,沿着他们通往南极点的死亡之路周围,如同三颗救命的星辰,依次排开。 “这三座科考站,几乎完美地将我们一千三百公里的路程,分成了四段三百余公里的短途!” 李锐的呼吸变得急促。 “队长,我们……我们或许可以不用一次性冲到终点!” “我们可以把它们当做前进基地,像蚂蚁搬家一样,分段运输设备和补给,步步为营!” “这样,我们不仅能完成任务,甚至……甚至还有足够的能源返航!” 希望,这个词瞬间在十二名队员的心中炸开。 他们是战士,无畏牺牲,但如果能活着完成任务,谁又愿意拥抱那片永恒的冰冷? 然而,希望的火焰刚刚燃起,一盆冰水便当头浇下。 队伍里的爆破专家,壮汉徐铁瓮声瓮气地开口,语气中充满了不信任: “李锐,你是不是冻糊涂了?” “最新的‘红星站’都是六十年前的老古董了!” “现在是什么环境?” “南极气温已经稳定在零下一百二十度以下,风速是能把坦克吹跑的十七级!” “那些老掉牙的铁皮罐头,别说提供庇护,恐怕早就被风雪碾成粉末,埋在几百米的冰层下面了!” 徐铁的话,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众人心头。 这并非悲观,而是最残酷的现实。 现代科技的结晶“执锐”号都在冰架前寸步难行,几十年前的建筑,凭什么能幸存至今? 气氛再次凝固。 刚刚升起的希望,似乎只是一个更加令人绝望的幻影。 陈默沉默着,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方案一,强行突进。 结果是百分之百完成任务,百分之百全员牺牲。 方案二,以古科考站为跳板。 如果科考站存在且可用,任务完成率百分之百,全员生还率超过百分之九十。 但如果科考站已经损毁…… 他们将在半途耗尽能源,连抵达南极点的机会都没有,最终化为冰原上十二座毫无意义的雕像。 一个是确定的悲壮,一个是未知的赌博。 作为队长,他要为所有人的生命负责,更要为“火种”计划的使命负责。 “昆仑,昆仑,这里是十二号火种侦察队。” 数秒的死寂后,陈默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做出了决断。 “我需要最高优先级的通讯转接,立刻联系白熊国‘西伯利亚之心’地下避难所。” “我需要询问,红色联盟时代在南极大陆建造的‘东方’、‘联盟’、‘红星’三座科考站,是否……” “依然存在?” 这是唯一的选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