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时黄巢眼中精光一闪:“粮战?” 黄宁点头,压低声音:“正是。” 他解释道:“唐廷税赋沉重,粮商囤积居奇,百姓苦不堪言。” “我们手握州仓,又有缴获。” “可暗中派人,伪装成行商,去邻近州县大量收购市面上的粮食。” “动作要快,要密。” 黄巢皱眉:“购粮?那岂不是耗我资财?” 黄宁胸有成竹:“大哥莫急。” “购粮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我们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在我们控制的区域,尤其是流民聚集处,开仓售粮。” “甚至,对赤贫者,可施薄粥。” “消息传开,四方饥民必蜂拥而至。” 黄巢若有所思:“低价售粮…收买人心?” 黄宁肯定道:“正是此意。” “百姓只求活命,谁给活路,便认谁是天。” “唐廷横征暴敛,我们平价放粮,民心向背,立时可判。” “再者,我们大量收购邻州粮食,推高当地粮价。” “邻州百姓怨气更甚,对唐廷恨意更深。” “若官府强行平抑粮价,必与粮商冲突,自乱阵脚。” “若坐视不理,则民怨沸腾,更易被我等煽动。” 黄巢抚掌大笑:“妙!妙计!” “此乃釜底抽薪,攻心为上!” “宁弟,你真是我的张良、孔明!” 黄宁谦逊道:“大哥过誉。” “此计还需仔细筹谋。” “购粮需得力且机敏之人,分多路进行,避免引起官府过早警觉。” “售粮点要选好,既方便饥民,又便于我们掌控。” “还需派可靠兄弟混入饥民,宣扬我盐帮义举,揭露唐廷之恶。” 黄巢立刻拍板:“好!” “购粮之事,我让赵老三去办,他跑过多年行商,门路熟。” “售粮放粥,由你全权调度,人手、地点你定。” “宣传之事,交给刘七,他口才好,脑子活。” 黄宁应道:“是,大哥。” “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准备。” 他转身快步离开。 黄巢望着黄宁的背影,眼中满是欣赏与期许。 他深知,这位族弟带来的,远不止是武力。 是搅动风云的智谋。 是争夺天下的视野。 黄宁回到临时征用的府衙偏厅。 他摊开简陋的地图。 手指点在几处交通要道和流民聚集的城外空地。 “这里,这里,还有城西破庙旁,设三个售粮点。” 他对身旁的助手吩咐。 “每个点配二十名兄弟维持秩序,十名伙夫熬粥。” “登记造册不必苛求,但需大致记录领粮人数,估算消耗。” “粮车每日寅时出发,确保卯时开售。” 助手一一记下:“明白,黄宁哥。” 黄宁又补充:“再拨一队人,专司打探消息。” “密切关注城内粮价变动,官府的动向,尤其是刺史、通判残余势力的反应。” “还有,流民中的议论,要一字不漏地报来。” 助手点头:“遵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