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教授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后的目光亮得惊人:“你这思路,把兵法融进法治里了。” 他伸手按住肖锋要收走的答题卡,“这张我留着。” 肖锋走出教室时,后颈还沾着薄汗,汗水顺着脊椎缓缓下滑,浸湿了衬衫领口,留下一道温热的痕迹。 走廊尽头的窗户漏进穿堂风,吹得他脖颈一阵凉意,像是有人轻轻在他耳边吐息。 他摸出手机,屏幕亮着李昊的未接来电——三个,时间都在模拟答辩开始后拨打的 “肖锋是吧?聊聊……” 转角处突然冒出个穿POLO衫的男人,腋下夹着黑色公文包,脸上堆着笑,香水味浓烈扑鼻,混着烟味刺得人睁不开眼。 他说话时呼出的气息带着一丝焦躁的热气。 “不用了。”他低头看表,声音冷静但略显紧绷,“我赶时间。” “年轻人别死脑筋。”男人的手搭上他肩膀,力道重得发疼,“李律师他爸和考务组张处长是老战友......” 肖锋猛地侧过身,男人的手扑了空。 他望着对方瞬间冷下来的脸,想起省纪委校友说的“汇款记录”,喉咙里泛起一丝腥甜。 “谢谢好意。”他扯了扯皱巴巴的西装领口,布料粗糙地摩擦着皮肤,“但我相信考试公平。” 当天夜里,李昊在律所顶楼吸烟室摔了烟灰缸,火星子溅在定制衬衫上,烫出个焦黑的洞。 空气中弥漫着烟草与酒精混合的苦涩味道。 第二天,选调生考试举行笔试,考场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风吹过树冠,带来几片落叶,轻轻擦过他的裤脚,带来一丝秋日的寒意。 肖锋坐在第一考场第三排,看着前排林涛抖腿的背影,昨天他还在群里炫耀“跟主考官吃过饭”。 肖锋故意把笔掉在地上,弯腰捡笔时,他瞥见邻座考生的答题卡,前两题已经写了半页,墨迹未干,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 “不急!”肖锋默念着自己笔记本最后一页的批注:“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前半场考试,肖锋只在选择题上画了几个圈,论述题的空白处留着大片空地。 林涛回头瞥了他一眼,嘴角扯出冷笑,笔尖在纸上划得飞快,发出刷刷的声响。 监考老师经过边时,皱眉看了一眼肖锋几乎空白的试卷,又摇摇头走开。 直到分针指向“45”,肖锋的笔突然动了。 他盯着最后一道论述题:“基层维稳与依法行政是否存在矛盾?”笔锋在“矛盾”二字下重重画了道线,接着写道: “表面看是‘稳’与‘法’的冲突,本质是‘运动式治理’与‘制度性治理’的博弈。” 他想起北大导师的“制度弹性理论”——制度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留足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空间。 “比如处理群体事件,既不能为求稳突破法律底线,也不能僵化执法激化矛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