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国栋端着青瓷杯晃过来时,肖锋正给苏绾递筷子。 “肖同志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县政协常委的笑脸像张摊开的棋盘,左手无名指的翡翠戒指在灯光下泛着幽光。 肖锋起身碰杯,玻璃杯壁相触的脆响里,他闻到赵国栋身上的烟味——和昨天产业园奠基仪式上,那些堆在后台没拆封的中华烟一个味儿。 “赵常委提携之恩,不敢忘。”他笑着说,目光扫过赵国栋杯里的茶水,想起昨夜在档案室翻到的旧文件:去年产业园立项时,县财政拨的三百万,有两百万进了“基础设施维护”专户。 赵国栋的手指在桌沿敲了两下,“小肖啊,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但基层讲究个稳。”他夹了块豆腐,汤汁滴在桌上,泛起一圈圈油花,“就像这菜,炖久了才入味。” 苏绾的银勺停在汤碗上方,她抬头时,镜片后的目光像把刀, “赵常委说的稳,是稳在数据报表上,还是稳在村民饭桌上?” 食堂突然静了一瞬,连锅盖盖上的“咔嗒”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赵国栋的筷子“当”地掉在碗里,他弯腰去捡时,肖锋看见他后颈的汗湿了衬衫领口。 下午三点的座谈会,镇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太足,冷风吹得窗帘轻轻摆动。 肖锋盯着墙上“为人民服务”的锦旗,听赵国栋用指节敲着桌子:“稳定压倒一切,考核指标就是指挥棒。” 老常委的声音像台旧收音机,嗡嗡作响,“去年我们镇信访量下降15%,这就是成绩。” “可西沟村的灌溉渠修了三年还在‘规划中’,”肖锋把笔记本翻到画满红圈的那页,声音略微提高,“考核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资源就会往‘容易出成绩’的地方流——比如产业园的围墙,比村民的灶台高两倍。”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轻咳。 坐在末位的民政办老王摸了摸后颈,肖锋知道他想起上个月替独居老人张奶奶申请危房改造,批文卡在“手续不全”的环节。 苏绾转着钢笔, “赵常委,肖主任,你们觉得,一个乡镇干部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执行力。”赵国栋立刻接话, “上面怎么说,下面怎么干。” “协调力。”农技站站长擦了擦眼镜, “各村各户想法多,得兜得住。” 轮到肖锋时,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清晰而有力。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很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