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清晨七点,肖锋的手机在床头柜上炸响时,他刚把最后一口小米粥咽下去。 瓷碗搁在餐桌上发出轻响,他擦了擦嘴角,指尖在屏幕上点了接听键。 “肖锋同志,我是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小陈。”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惯常的公事公办,“经镇党委推荐,你已被列为副科级干部候选人。请于三日内准备述职报告,并配合实地考察。” 肖锋的手指在桌沿轻轻叩了两下。 粥碗里的倒影晃了晃,映出他微抿的嘴角——这是他等了三个月的机会。 从接手扶贫项目时起,他就在笔记本里画过晋升路径图,副科级是绕不开的节点。 他刚要开口应下,厨房传来“哗啦”一声。 转头看,是母亲端着菜盘踉跄了半步,菠菜叶撒在瓷砖上。 “妈您慢点儿。”他忙起身去扶,余光瞥见玄关镜子里自己泛青的眼尾——昨夜为试点申报方案熬到两点,眼下还挂着血丝。 “是好事?”母亲擦了擦手,把菠菜拾进垃圾桶,眼角的笑纹堆起来,“你爸要是还在,肯定要翻出那套老茶碗,说‘我儿子就是该端这碗公家饭’。” 肖锋喉咙发紧,刚说了句“妈我去整理材料”,手机铃声又响了。 这次是镇党政办郑敏,语气比平时快了三倍:“肖哥你快看看手机!县融媒号发了篇报道,直接点了扶贫项目的名,还提了你!” 他的后颈瞬间绷直。 抓起手机时,指腹蹭到冰凉的金属边框——那是父亲生前用的旧手机壳,边缘磨得发亮。 划开屏幕,县融媒体的公众号推文赫然在目:《青云镇扶贫项目疑点重重,群众质疑监管缺位》。 标题红底白字,像团烧起来的火。 “项目拨款去向成谜”“负责人监管失察”这些字眼扎得他眼睛疼。 往下翻,配图是扶贫车间斑驳的墙面,还有模糊的“群众采访”截图——虽然打了码,但他认得出,那是上周堵在镇政府门口的上访户王婶。 “谁写的?”他问郑敏。 “周倩。”电话里传来键盘敲击声,“她备注是县融媒记者,我刚查了发布记录,半小时前刚推送,现在阅读量破五千了。” 周倩。 肖锋的拇指在屏幕上顿住。 周梅的堂妹,高中时总跟在周梅屁股后面喊“锋哥”的小丫头,如今连名带姓,在他晋升路上捅了一刀。 他把手机倒扣在桌上,玻璃屏贴着木纹,凉意透过掌心往上窜。 母亲端来的茶杯腾起热气,在镜片上蒙了层雾。 他摘下眼镜擦拭,镜腿压出的红印子在鼻梁上格外明显——这是他昨夜伏案的印记,也是此刻最荒诞的讽刺。 九点整,肖锋抱着一摞文件往县政府赶时,在二楼走廊转角撞上个人。 “哎呦,肖大才子?”李昊退后半步,手里的保温杯晃了晃,褐色液体溅在肖锋的裤腿上,“听说要提副科了?恭喜啊。” 肖锋低头看了眼裤腿的茶渍,又抬眼。 李昊穿了件新熨的衬衫,领口的金链子闪得刺眼——县招商局副局长的胸牌别在左胸,位置比规定偏了两寸。 几日不见,没想到李昊进入了招商局,还坐上了副局长的交椅。 “谢谢。”肖锋扯了扯衣角,茶渍渗进布料,凉意贴着皮肤,“就是这节骨眼上出了舆情,你说是不是巧了?” 李昊的笑纹僵在脸上,他扫了眼肖锋怀里的文件,突然压低声音:“我倒是听说,有人查项目查得太细,断了别人的财路。肖锋,有些事差不多就行,别太轴。” 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风,吹得李昊额前的碎发乱了。 肖锋望着那缕乱发,想起上周在档案室翻到的招商局会议记录——李昊分管的招商项目里,“宏远工程公司”出现了七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