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肖锋听见林正雄刻意放轻的呼吸声,接着是打火机“咔嗒”一声——对方有抽烟解闷的习惯,他上次汇报时见过。 “你必须来。”林正雄的声音低下来,带着砂纸擦过铁皮的粗糙,“我在会上等你。” 挂断电话,肖锋的指节抵着太阳穴揉了揉,太阳穴突突直跳,像是有人在里面敲鼓。 走廊的声控灯随着脚步声忽明忽暗,他走到消防通道口,背靠着冰凉的瓷砖墙,打开手机相册。 瓷砖的寒意透过衬衫渗入脊背,让他打了个冷战。 照片里,台灯歪着罩子在墙上投出暖黄光晕,他伏在床头柜写报告的侧影被郑敏母亲拍得很软,稿纸上“联动机制”四个字被红笔圈成了团火。 那光晕像是从记忆深处透出的温暖,此刻却显得格外刺眼。 他打开本地政务论坛,匿名账号的注册时间显示是凌晨两点——那是他熬夜整理完第一版报告后,突然想起的后手。 标题敲成《基层医疗改革实录:被抹掉的名字与未完成的手术》,正文粘贴报告摘要,配图时犹豫了半秒,还是点了那张侧影。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手机在掌心震了震,像是一次心跳的同步。 肖锋望着屏幕上“帖子发布成功”的提示,喉间泛起股铁锈味——这是他第一次把工作捅到舆论场,但赵国栋卡手术、删记录的手段,逼得他不得不把“台面下的较量”摆到阳光里。 半小时后,手机提示音像连环炮似的炸响。 肖锋躲在楼梯间,看着评论区不断刷新:“这才是基层干部的样子!”“肖主任,加油!”甚至有几个ID明显是村卫生室的患者,留言说“肖主任来过我家三次,我奶奶的降压药终于没断过”。 他划到最后一条评论时,指尖顿住了——ID“青竹”的用户发了张照片,是镇卫生院药库的监控屏幕,时间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画面里有个穿夹克的背影正拔监控线。 配图文字:“听说有人想抹掉证据?” 肖锋盯着照片里那个微驼的背影,突然想起上周在镇仓库遇见的赵委员司机老周——对方当时抱着箱打印纸,看见他时眼神闪得比路灯下的猫还快。 “叮——” 新消息弹出,是镇宣传干事小吴的微信:“锋哥,论坛那个帖子是不是你发的?赵委员刚把我叫到办公室,桌子拍得山响!” 肖锋望着对话框里跳动的“正在输入”,突然笑了。 他能想象赵国栋此刻的模样:肥圆的脸涨成猪肝色,桌上那幅“稳如泰山”的书法被拍得歪到墙根,保温杯里的枸杞茶溅在西裤上,正扯着嗓子喊“给我查IP!” 可等小吴真去查,只会发现那是医院公共Wi-Fi的节点——肖锋早算到这一步,特意借了郑敏母亲的老年机登录,手机卡还是他上周帮社区老人缴话费时顺道办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