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ChineSe! EveryWhere! (中国人!到处都是!)” 的惊呼和惨叫此起彼伏。 志愿军追兵的速度超出了美军的想象。 他们刚刚甩开一股追兵,以为安全了, 却从侧翼的山坡上、树林里,甚至是前方的岔路口,又杀出另一股端着刺刀、喊着口号的志愿军! 魏大勇的特战营和吴峰的侦察营,如同最致命的猎犬, 利用超强的机动性和对地形的熟悉,不断穿插迂回, 专打美军的指挥部、炮兵阵地、辎重车队和掉队的零散部队。 他们神出鬼没,往往一阵猛烈的短促突击,打掉关键节点或制造巨大混乱后,又迅速消失在茫茫雪原中,让美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沈泉的二十三军一部,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他们依靠两条腿,硬是在冰天雪地中强行军, 翻越了一座陡峭的山岭,抢在美军一支机械化后卫部队之前,占领了一个名叫“松骨峰”的无名高地,死死卡住了美军南逃的一条重要岔路! 当美军的坦克和卡车开到这里时,迎接他们的是居高临下的猛烈火力。 狭窄的山路上顿时乱成一团,车辆挤作一团,成了志愿军迫击炮和集束手榴弹的活靶子。 松骨峰,这个原本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的小山头,瞬间成为了美军南逃路上的一道鬼门关! 追击战变成了单方面的猎杀。 美军庞大的机械化部队,在狭窄、混乱、被破坏的公路上,完全失去了机动优势,反而成了累赘和靶子。 志愿军战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和美军丢弃的装备,灵活机动地攻击着。 王承柱指挥着仅存的几门还能快速机动的重炮(用缴获的美军卡车拖着), 追上一股美军,就停下来急促射击一阵,打乱其队形,然后又迅速转移,寻找下一个目标。 步兵们则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如同敏捷的狼群,扑向被分割孤立的美军小队。 刺刀见红的白刃战在公路旁、田野里、树林边不断上演。 空中,美军的飞机还在盘旋,投弹扫射,试图掩护撤退。 但地面部队已经完全混乱,敌我交织在一起,空袭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多次误炸了自己人,进一步加剧了混乱和恐慌。 “不要停!继续追!一直追到军隅里!追到他们投降或者死光为止!” 李云龙的命令传递到每一个指战员的耳朵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