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项羽听到王阳的这番话,紧拧着的眉毛舒展开,他想到了开心的事情,哈哈大笑。 “这还真叫做县官不如现管,这也叫做一物降一物。” “咱们压制不住那些商户,但咱们能压制住县令。” 项羽想到这些事儿他就开心。 他迫于无奈只能去找当地的县衙商量此事。 最初,这些县官都不敢出头,他们也不想因为募捐物资的事情得罪当地的大户。 但是项羽准确的把握住了这些县官的心思。 他没有用极限压迫的方法,只是轻飘飘的扔出了几句话。 但凡能够募捐物资足够的人都会被记录在案。 到时这些人的名字全都会送到皇上的面前,也会送到西北灾民那手上。 西北灾民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恩人,又让皇上知道在西北灾情的时候,有哪些人做出的贡献极为突出。 他也会把募捐上来的所有的物资的总数额按照区域进行划分,到时也会呈报到皇上那里。 如果皇上对哪个县官特别的不满意,认为他并没有尽心尽力的做事情,或许这样的帽子就保不住。 反之,这个县官入了皇上的法眼,就有可能受到皇上的关注。 虽然不至于因为一件事情就直接提拔,但是若有机会高升,那肯定也是先考虑这个为朝廷和为百姓尽心尽力的县官。 项羽所使用的就是吓唬的办法。 这和吓唬那些商户没什么区别,这样的方法让不少的县官都动了心。 不用自己掏钱,又能受到百姓的爱戴和皇上的重视,他们当然愿意这么做。 只有极个别县官死猪不怕开水烫。 他们认为这件事情和他们没什么关系,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哪怕就算知府和道台找到这里,他们也是同样的态度。 这些县官只本着一个观点,他们压榨下面的大户,他们县城的经济也会下滑。 而且这些大户颇多怨言,都会发泄到他们的身上。 最后所有的压力他们都要承担,还要给西北的这些人擦屁股,所以他们不愿意这么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