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有为心中沉思,完全冻结调整不现实,也会授人以柄,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打破艾昆、张笑天的预设方案,又要照顾各方利益。 于是,他缓缓说道:“辰林部长,你说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这样吧,全面调整可以暂缓,但针对空缺时间过长、在重要岗位上任职年限过长的职位,可以优先考虑。 请组织部重新梳理一下,提出一个小范围的调整方案。” 沈辰林顿时明白了,徐有为同意进行小范围调整,是在确保抓住干部调整主导权的同时,展现灵活性。 徐有为是市委书记,自然有这个权力。 于是,他说道:“好的,徐书记,我们重新梳理,尽快拿出一个新的调整方案报您。” 顿了顿,沈辰林试探道:“徐书记,在重新拟定方案时,您对具体岗位或者人选有没有什么原则性的要求或者侧重考虑?” 徐有为正色道:“辰林部长,干部选拔任用,核心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你们组织部门从严把握。 还有,对于在重要岗位上任职时间较长的同志,要轮岗。 这样吧,具体的调整方案,等我先考虑成熟,过几天我们再详细商议。” 沈辰林立刻领会了徐有为的意图。 徐有为这是要亲自掌舵这次人事调整,打破原有的平衡,重新布局。 沈辰林走后,徐有为将吴志远叫过来。 “志远,艾昆和张笑天要大规模调整干部,被我叫停了,改为小规模调整。 他们是趁我立足未稳,将生米煮成熟饭,扩大自己地盘。这哪行呢? 关键位置都是他们的人,今后的工作,会很被动。” 吴志远神色严肃地点头:“徐书记,我明白。这次人事调整确实是他们试探和扩张势力范围的关键一步。 您必须牢牢把握住干部任用的主导权,尤其是在关键岗位上。 沈部长来自省委组织部,背景相对超脱,他一般不选边站队。” 徐有为微笑着问:“志远,有没有比较优秀的同志推荐?” 吴志远又惊又喜。 徐有为这一问,体现了对他的高度信任。 当然,徐有为在龙城没有太多熟人的情况下,提拔吴志远推荐的人,本质上也是壮大他自己的力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