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前线的牺牲风险很大,这种战后就属于忙不过来。 “政委,那我呢?” “你是派来的记者同志吧!你自己在院里面走走,采访包扎好的同志们吧!”政委说了一句就赶走了周旭。 周旭报到完了就离开了。 直接去了医院病房里。 护士看到了周旭脖子上面的相机,也说了一句:“这是?记者同志来了!” “哎!” 现在采访都是需要他们这些记者给“典型人物”采访写报道,所以周旭来了,人家就带着周旭朝着典型人物走过去。 甚至于医院的很多地方,也是他不能去的!也禁止报道医院具体位置、伤员数量、部队番号、武器装备型号等军事机密。 反正限制性很大的。 周旭跟着护士走到了一位脑袋捆着纱布,身上也捆了不少的纱布的同志身前。 “同志您好,我是军区派来的记者周旭!” 这名战士现在恢复的很不错,除去身上很多看不清楚的伤之外,说话的声音不算虚弱: “我是五十四军xxx连队的连长,陈海生。” “能给我讲讲您在战场上面的事迹吗?” 周旭手里拿着报纸。 “在全军突击那天晚上,我们走入了猴子深处,我们连队正好撞到了一处碉堡之上,那时候死了很多弟兄。 当时的炮弹是哑炮,因为存了十多年没有使用过了,我只好捧着炸药包冲过去炸掉碉堡。最后醒来就是这里了。” “您真是勇敢的人!”周旭记下来他的事迹:“能告诉我一些细节吗?战斗细节!” “当时天昏暗的……” 不过陈海生说的哑炮其实也存在,毕竟十几年没有行动过,加上大动荡……然后当时的战备、后勤都有点……嗯。 有部电影描写了这一段,为此剧组还给兵工厂道歉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