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七十年代末,最火的就是赵振凯吧?也就是北岛为首的朦胧诗派,一群人合伙弄了一个《星星》。可谓是火极一时。 所以现在这个年代诗人是比起来作家要出名一点的,有点年轻人的爱豆的样子了。 在年轻人当中当然更仰慕诗人,经典的就是十个年轻人九个喜欢诗歌,还有一个自己写诗歌,这个写诗歌的就是小诗人陈凯歌啦~ 不过周旭倒不是高雅不高雅的问题。 单纯诗歌不赚钱。 一首 100行的中型诗歌,稿费约 2元- 10元……关键还浪费脑子。 说了几句,李自强离开了。 张一兵也在下午来找周旭说了一下关于自己的情书的事情,当然张一兵也是惨败了。 虽然周旭是情圣,但是手底下的一群徒弟一个比一个废物了。 不过周旭微微摇头,文工团的一群人混来混去,爱来爱去的……避免不了,毕竟一个集体里面混入的俊男靓女太多了。 比如说《红楼梦》拍摄的时候,人家王扶林还特意要求不能谈恋爱呢,后面成了三对。 侯长荣(柳湘莲)和陈剑月(香菱)、吴晓东(贾芸)和沈琳(平儿)、高宏亮(贾琏)和胡焰(化妆师)。 当然成了的都这么多,背地里谈来谈去的不知道多少对呢。 但是他不一样,拥有崇高理想的周旭就没这种心思,单纯想的是过两年晋升了,处处留情不好。 …… 第二天,《解放军文艺》《京城文学》《长江文艺》这些小一点的杂志社相继发表这六月期的杂志。 其中又不少的都是《高山下的花环》的文学评论,毕竟文学杂志的评论除去《文艺报》之外都是有着时间的差距的,很多杂志都是一两月才发刊一次。 当然还有周旭最喜欢的读者来信环节。 这一次的读者来信是一大堆,两麻袋,一麻袋是社会上面的,一麻袋是部队里面的。 社会上面的读者大方一点,会给他打赏。 部队里面的同志们给他塞石头子,这是边疆的……给他塞子弹壳,这是作战连队的…… 巴拉巴拉,反正表达对作者的喜爱呀,啥东西一堆堆的。 随之读者来信过来的是约稿信。 因为一个作家火了之后,就会被各大的杂志社盯上,周旭大大小小来了不少的杂志社。 其中就有《十月》,这是新建的杂志社,现在还不是四大名旦呢。 《当代》也是建立不久,人民文学出版社扶持建立的,比较有含金量。 《钟山》是老牌子了…… 当然周旭已经同意给了《人民文学》就不会反悔的。 最后是稿费单子……一共是五百块钱。 加上原本的七百块钱,自己现在已经是千元户。 至于说第一笔稿费去哪里了?老家寄钱回去一百多了,给了有才哥补偿金两百多!最近买东西,也有送礼花了一些钱…… 果然周旭有点大手大脚。 不过他现在已经在构思新的了,又有钱赚了,他现在的小梦想还是存钱买套四合院。 经过昨天的一阵小插曲,一群人又回到了原本的生活轨迹…… 周旭也拿着笔墨开始了写的过程。 还去了档案室看了档案,敲敲门进去,看着整个办公室分好了各类时间线的记录,周旭还是觉得有点小激动的! 这种机密文件一般来说得混了小名头才有机会的,进入之后琳琅满目的。 武昌算是革命圣地吧? 从世纪初就是各类大事件的中心,所以政治部能找到的资料真的挺多,什么起义、抗日、解放战争……类型多样。 当然绝密的资料不可能放在这个档案室,周旭看到的都是机密文件。 确实算是给他写军事提供一些参考吧? 当然看了这些资料,他写出来什么也不算特别离谱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