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才妈最后还是收下来了东西,邀请道:“进屋喝口茶吧?” 周旭点点头。 进了屋子,家里收拾的还算干净。 他其实很喜欢翠平在《潜伏》里面说得一句话:“我帮县农会发过烈士证,一天就发了 20多个,那些寡妇,没人像你说的那样,都撑得住。大别山的女人死都不怕,死了男人就活不下去了吗?” 翠平的一句话就秒杀了现在所有的女权主义了。 烈士家属也是一样的,不一定要哭哭啼啼,他们也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送完东西,周旭摸摸小弟弟的脑袋。 “听说书记您被调去了公社?” 听到这里,周书记点点头:“是公社那边说得,准备让我去看看。” 不过确实是和周有才相关,才往上面调的,当然老家照顾烈士家属,周旭心里也替他们开心。 在书记家里面吃完饭,周旭这才离开。 回了家里面。 今天那一台“莺歌牌”的电视机终于是到了家里面。 其实周旭老早老早就想要买电视机了,最可惜的是自己在部队再买一台电视机进去,就成为享乐主义了,想了想还是算了。 电视机到了家门口。 又是一群的村民跑过来围观,倒不是没有见过电视机,而是他们整个村子唯有一台电视机,是那个有双职工的村口家。 周旭家现在是第二台电视机,又有人说道:“还得是当兵呀,你小子听到没有?长大了给你爹我买台电视机!!” 周旭流汗,这话是这样说的吗? “国平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呀!” “快打开电视机给我们看看?” “羡慕呀,国平,你儿子真是给你光宗耀祖了,你未来也有的吹了。” 周旭在一群人的注视下最终打开了电视机。 电视屏幕闪了闪。 最后出现了画面,果然是《新闻联播》! “出现了,啧啧!播的什么新闻?” “声音大一点!!” “真厉害呀!!” 没办法,这个年代就是这样,一台电视机,一个街道,一个村里面基本都是‘共享’的,一到了下班时间,就是一群人围着电视机看。 周旭也不缺这么点电费,当然他觉得人多也会好一点,父母就两个人待在老家多无聊,每天晚上来点客人还有的八卦聊。 老人家待在家里面最怕的就是孤独。 “好了,大家看电视就看电视!安静一点,后面的人听不到呢!”周旭笑着喊了一声。 这么一句话,这里瞬间安静了不少。 看《新闻联播》都看的这么开心呢?周旭倒不觉得意外。 因为如果去重点高中体验一下其实就明白这种感受了,对于重高的学生来说,每周看一期《新闻周刊》跟救赎一样,周旭再也不想回想那段比起来自己在现在部队还要痛苦的生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