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哎嘿!又是一个中国作协的副主席! 陆文夫是江苏的代表性作家。他的创作特色鲜明,善于从历史的变迁角度考察生活,小中见大,反映出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思想意蕴,还具有浓郁的幽默感,他自称为“糖醋现实主义”。 他代表作有长篇《人之窝》,中篇《美食家》《井》,短篇《小巷深处》《献身》《小贩世家》《围墙》等。 就知道了,也是一个老吃家了。 “陆老同志,您好!”周旭伸出手来。 陆文夫也伸出手:“竟然真的是你,来南京的时候我就听说你在这边了,还没来得及拜访呢!失敬失敬!” 这人特好玩。 大家印象当中的老人家对于电子器械应该都是特别排斥的? 但是陆文夫不会。 八十年代中后期,私人电脑开始传播的时候,他甚至成为了一个电脑迷、发烧友,谈起电脑来头头是道,专用名词术语出口就是。他把电脑从 286升到 386,又从 386升到 486,最后改成奔腾 586,对电脑的更新换代非常积极。 编辑部那群年轻人都比之他还要陌生电脑,甚至于一群年轻人还去请教他。 一些50后、60后在二十一世纪都排斥手机电脑的时候,他一个二十后的人偏偏喜欢这东西。 周旭立马说道:“应该是我拜访您,陆老同志真是寒碜我了。” “不用不用,你先坐!”陆文夫给他让座。 周旭坐下来。他看着陆文夫,确实有点气质。 要说文人里面长得帅的不多,周旭觉得苏童算一个,现在这个陆文夫看起来,周旭便是觉得他年轻时候铁定也长得不错。 姚芳华摆摆手:“那我先走了,你们聊呢!” “……” 陆文夫撇了姑娘一眼;“你和芳华什么关系?” 周旭解释道:“朋友,您别想多了,真是朋友。” “哦,这姑娘真是我看着长大的,以前我们就是邻居,后面她去学了话剧还挺热爱的!”陆文夫点点头。 “你觉得她好看吗?” 周旭抿着嘴:“好看!我觉得她是我少见的好看!” “对呀,就是这姑娘有点偏执。”陆文夫回道:“你应该看得出来,她对于很多事情就是认定了就必须这么做的。” 周旭点点头,这点他确实看出来了。 “是呀,不过这样也不一定不好,人总得有自己坚持的东西。” 八卦了一会儿,他回归了新话题:“你多大了呀?” “嗯,我是60年的。” “六零?也才二十岁?啧!你比王蒙还厉害!以前王蒙写《青春之歌》的时候才19岁,你写《高山下的花环》的时候也才19岁! 但是王蒙写完了《青春之歌》没动静了,你还写了《潜伏》《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陆文夫拍拍周旭的肩膀,真觉得这小伙子很有前途。 他倒是见识过不少出过成绩的年轻一代作家。 当然这些年轻作家仅限于省内有些小名气,至于能写出来销量百万册直接国内小有名气的作家呢他倒是没见过。 再说了,二十岁就这么出名了,只要不是中道崩殂!例如徐志摩这种三十五岁就意外离世。 未来成就还是很高的,就和巴金说的,能够望其项背!比如鲁迅的背。 周旭喝了一口茶,竟然不是茶末,好像是龙井茶,他说道:“老先生真是编排我了,我这小作家哪里能够和王蒙老师比较!” 不过王蒙确实是周旭的梦想,也是文人巅峰了,做到了文化部b长去了。 啧!陆文夫在说文学高度的时候! 周旭心里想的是政治高度! 他真的太想要进部了呀!一辈子都想! “哎?王蒙其实不如你年轻的时候出名!”陆文夫感叹了一声:“谦虚是好事,但是也不需要太过于谦虚!我当年这么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汪曾祺和我呀……” 此时进入陆文夫回忆吐槽阶段。 “嗯!”该说不说,被人夸铁定是心里舒服的,周旭被陆文夫这么夸奖,心里小小高兴了一会儿。 “刚刚我和你说到汪曾祺了吧?” “对对,你说你想吃他做的鱼,然后他老是说买不到推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