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安顿好病房,护士来挂上点滴后,张月莹望着坐在床边的田三九,眼圈又红了。 “三九,今天要不是你……我可能真就……” 田三九赶紧打断她。 “瞎说什么呢!都怪我,非要让你陪我喝酒,做的还都是油腻菜。” 说着田三九把被子往上拉了拉。 “你现在就安心养病,我每天给你熬小米粥带过来。” “医生说饮食要清淡,我连咸菜都不给你放!” 听到田三九这有些俏皮的话,还有逗笑的表情,张月莹好像感觉都没那么难受了。 紧接着,她好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 “对了,你上次不是说想了解我父母的事吗?反正这几天住院闲着,我慢慢讲给你听。” 田三九眼睛一亮,赶紧从兜里掏出个笔记本。 “正好!我连纸笔都备着了。” “月莹,我不止是想听你家的事儿,多了解你一点,更是想给你父母,不,给咱父母平反!” “你给我说完之后,我就抓紧把平反材料整理出来,万一哪天政策下来了,咱们直接拿着材料就能往上递不是?” “我觉得,只要政策出来,咱们交的越早,准备的越充分,咱爸妈就回来的越早!” 田三九认真地说道。 可张月莹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你也是,说的跟真事儿似的……..那政策都还没影的事儿呢,谁知道到什么时候了?” “不过你既然想听,那我就给你好好说说,平时也没时间!” 张父张母被带走调查已经很久了,张月莹的期待一次次落空,到现在,已经不相信什么了! 接下来的三天,田三九白天在罐头厂和鸽子市之间奔波,晚上就守在病床前记录张月莹的讲述。 随着张月莹讲的越来越多,田三九心中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张父张母哪里是什么走资派?分明是五十年代国家公派留苏的技术骨干! 张父专攻半导体材料,曾参与过我国第一颗晶体管的研发,张母则是计算机专家,在列宁格勒大学进修期间就发表过关于集成电路的前沿论文。 “记得我六岁那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