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尝试着将体内那点微薄的真气,逼出一丝,注入那鬼画符中。 奇迹……并没有发生。符纸毫无反应。 陶眠面不改色:“嗯,看来此符材质普通,难以承载为师的浩荡真气。无妨,你且先学其形,摹其意。记住,画符重意不重形,心诚则灵!” 石头似懂非懂,但觉得师父说得高深莫测,连忙点头,拿起另一根鸡毛笔,铺开符纸,开始依样画葫芦。 结果可想而知。石头画出来的,比陶眠的更加抽象,简直如同小儿涂鸦。 一连浪费了七八张符纸,石头有些沮丧了:“师父……弟子是不是太笨了?” 陶眠看着那一堆废符,心疼得滴血(符纸也是钱啊!),但还得安慰徒弟:“初学皆是如此。当年为师学画符时,废掉的符纸能堆满这院子。勿要气馁,今日且练一百遍‘驱邪符’基础笔划!” 于是,桃花观里出现了诡异的一幕:一个重伤未愈的师父,躺在摇椅里“督工”;一个半大少年,对着石桌,咬牙切齿地跟一堆鬼画符较劲,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背着师父刚教的“咒语”。 【叮!弟子“石头”进行“符箓绘制”实践,对真气微控能力略有提升。耐心+1。宿主共享到微弱的专注力经验。】 系统的提示,让陶眠稍稍松了口气。好歹……不算完全白费功夫? 日子就在这种“一个敢教,一个敢学”的符箓教学中,一天天过去。 陶眠的伤势在缓慢恢复,共享修为也慢慢回升到了9%。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石头对着符纸愁眉苦脸,然后自己再搜肠刮肚地想点新词儿来忽悠……指导。 直到十天后,陶眠的伤势好了大半,正在琢磨今天该教石头画“烈火符”还是“清水符”时,石头突然兴冲冲地捧着一张符纸跑了过来。 “师父!师父!您看!这张符……好像……有点不一样!” 陶眠接过来一看,依旧是鬼画符,但似乎……笔画比之前流畅了一丝?而且,当他凝神感应时,竟然真的从这张歪歪扭扭的符纸上,感受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若有若无的……灵气波动? 不是吧?瞎画也能画出灵气? 陶眠心中惊疑,表面不动声色:“哦?何处不同?” 石头激动地说:“弟子刚才画这张的时候,心里就想着‘驱邪避凶’,特别专注,画完的时候,感觉指尖的热气……就是真气,好像自己流进去了一点点!” 陶眠心中一动!难道……误打误撞,真让这小子摸到点门道了?这低阶符纸,难道对“意念”和“真气”有最基本的反应? 他决定试一试。 他让石头拿着这张“符”,走到院子角落一只正在打盹的芦花鸡面前。 “对着它,激发试试。”陶眠吩咐道,自己也暗自戒备,万一这符有什么诡异效果,他好及时救鸡……救徒弟。 石头紧张地咽了口唾沫,集中精神,尝试着引导一丝真气,注入手中的符箓。 只见那符纸上的朱砂印记,猛地亮起了极其微弱的、几乎肉眼难辨的红光!随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