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机缘巧合之下,投到了刘鼎山手下。 之后,硬生生靠着一身腱子肉和不怕死的胆识,成了一名营长。 这时,一个膀大腰圆、脸上带着刀疤的男子,听着刘鼎山和周老栓的对话,忍不住插嘴问道:“那怎么办啊?旅长,难道咱就这么耗着?” 这人是刘鼎山手下的二营营长侯啸天,也是嵩县本地人。 出身于“刀客”,原是“蹚将”里的“红枪会”头领。 1927 年冬天,缺衣少食的他,带着 700 名弟兄投奔了嵩县地界最有威名的刘鼎山。 从此,成为国民军的一员。 侯啸天腰间总是别着一把鬼头刀,威风凛凛。 他手下的士兵多是嵩县红枪会和山上的土匪,每人除了枪械外,同样携带一把冷兵器。 自从投了刘鼎山,侯啸天也摇身一变,也成为了国民军的一名少校营长。 刘鼎山不屑的看着城下的薛佳兵部队,满不在乎的说道:“耗着就耗着呗,咱又不是耗不起。” “咱们县城里存了那么多粮,他薛佳兵才带了多少辎重?” “等他没粮食了,自己就滚了。” 话音刚落,一名长相英武,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神态恭敬的说道:“还是旅长高明啊,咱们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这人名叫杨佳俊,是刘鼎山姐姐家的大儿子,现在是第三营(护兵营)的营长,少校军衔。 河南嵩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毕业,也是最后一期毕业生。(1923 年离校,时年 21岁)。 毕业后,先是给刘鼎山当副官。 后来,被舅舅刘鼎山委以护兵营营长之职,负责粮库、弹药库守卫与司令部警戒。 因军校出身,是全旅唯一能看懂军事地图并绘制阵地草图的人。 原本还满脸笑意的刘鼎山,忽然板着脸训斥了句:“多嘴,用得着你说嘛。” 面对舅舅的训斥,杨佳俊不敢露出丝毫不高兴的神情,连忙低下头。 其实,杨佳俊明白这是舅舅爱护自己。 三个营长之中,就属自己资历浅。 除了这三个营长之外,还有一个身着军装,但是没有军衔的中年男子站在他们旁边。 这人叫陈守义,是嵩县本地的民团团长,也是当地很有名的财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