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51师的连、排长们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试图稳住阵脚。 但是,预备队的冲击势头,实在是太猛了! 在整编师预备队排山倒海般的冲击和精准的火力打击下,51师负责进攻的一个营终于支撑不住,开始向后溃退! “撤!快撤!顶不住了!” 为了逃命,士兵们连刚刚架设的机枪都顾不上收,转身就跑,整个进攻阵型瞬间崩溃。 另一边,李汉章二旅的反击同样取得了效果。 中央军的四十八师,虽然在装备上比地方部队要强,可战斗水平还称不上优秀。 也就是1933年,德国国防部向金陵政府派遣 15 名现役军官组成 “军事训练顾问组”后,在德国教官的培训下,中央军才真正崛起。 四十八师的一个团,被冲过来的预备队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后,也被迫放弃了刚刚占领的前沿阵地,向后退去。 短短十几分钟!整编师两个旅的预备队,如同两把尖刀,狠狠插入51师和四十八师刚刚立足未稳的进攻矛头上! 凶猛的火力、士兵们近乎玩命的冲锋,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进攻节奏。 整编师的预备队士兵们在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将中央军赶下峨岭口前沿阵地后,立刻停止了追击。 眼看进攻部队被赶下山后,他们在军官们的催促下,连战场都来不及仔细打扫,仅仅是收集一些弹药后就快速撤离阵地。 如此迅猛的反击势头,让51师和四十八师的团级以上军官,都嗅到了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谁都知道,能组织如此强有力的反击,要么是援军到了,要么就是动用了预备队。 从现在这种情况来看,援军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那么,肯定就是动用了预备队。 于是,在上报这一异常情况的同时,再次组织了部队准备发起第二次进攻。 大概十五分钟后,51师师长谭道源和四十八师师长徐源泉,几乎同时接到了前线部队的报告:整编师突然放弃了峨岭口阵地!正在仓惶向西北方向撤退! 谭道源和徐源泉通过电话后,一致认为,肯定是刘鼎山的师部被突击队突袭成功了。 要不然,他们不可能放弃死守了一天的阵地。 于是,两人在惊喜之下,连忙催促部队追击整编师的残部,希望可以扩大战果。 胜利的喜悦和对“战功”的渴望,让两位师长真的以为突袭成功了。 在他们看来,刘鼎山的指挥中枢已被摧毁,峨岭口的撤退是崩溃的开始。 整编师的“主动后撤”,让中央军的追击进展异常顺利。 仅仅是半个小时后,51师和四十八师的先头部队在兵不血刃地占领峨岭口后,又占领了整编师的临时指挥部——杨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