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扩编后,白俄独立师将下辖一个师属炮兵团(12 门施耐德105 榴弹炮营,36 门施耐德75 山炮营。)、一个工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通信营、一个加强特务营、一个团级的野战医院、一个骑兵旅和两个步兵旅。 骑兵旅和两个步兵旅,各自下辖一个拥有18 门火炮的炮兵营。(每个连 6 门火炮。) 全师总兵力,扩编至2.8万人的加强师。 白俄人中本来老兵就多,所以扩编起来,肯定要比其他四个军快多了,战斗力也能快速成型。 刘镇庭拿起桌上的编制草案,递给米哈伊尔,对他说:“这是白俄独立师的制编制方案。” “骑兵旅,包含旅部在内为 6500 人。” “两个步兵旅,包含旅部在内,各 8000 人。” “师属炮兵团 1600 人,还有完整的旅部、师直属部队。” “武器装备,由田湖兵工厂供应,捷克毛瑟 1924 步枪、ZB-26 轻机枪、MG08 重机枪,还有施耐德火炮,以及从国外采购的军火,优先给你们供应。” “另外,还给你们补充卡车和用拖拉机改装的履带式运输车,提高你们部队的机动性。” 米哈伊尔双手接过编制草案,指尖微微颤抖。 他快速翻阅着,看到每连的火力配置、每营的协同架构,眼中满是震撼与激动。 这样的编制和装备,比他们当年在沙俄陆军时还要精良! 这时,刘镇庭再次缓缓的讲道:“你们的第一任师长,由我本人兼任。” “副师长,由米哈伊尔少将担任。” “师参谋长一职,由刘炳圳上校担任。”(书友名字。) “骑兵第一旅旅长,由米哈伊尔少将兼任。” “步兵第一旅旅长,由柯罗夫担任,并晋升为上校。” “步兵第二旅旅长,由郑辉担任,并晋升为上校。” “师属特务营营长兼副官长,由科马罗夫担任,并晋升为中校。” “至于车可夫上校,调任豫军总司令部,担任第一任铁甲车大队长,并授予少将军衔。” “其余的团、营长,分别从其他部队的军官和白俄军官中挑选。” 安排完白俄部队的扩编后,刘镇庭马不停蹄的接见了,从南京来的一位朋友。 张一棉,这位26岁的海军人才。 父亲曾是萨老爷子的属下,受父亲和萨老爷子的影响,他十七岁便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海军知识。 归国后,曾经也在萨老爷子手下做过事。 但是,萨老爷子一直力推海防,可却处处掣肘。 无奈之下,他受邀加入东北海军。 官至巡洋舰舰长、海防舰队副舰队长,授上校军衔。 大帅去世后,他与张学良 “收缩海疆、侧重陆防” 的理念格格不入。 愤而辞职回广东老家,近日才到南京谋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