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麾下四个西北军嫡系师,满编四万八千人。 但经历过第一次、第二次蒋冯大战后,补充的新兵已经占了全军的三分之一。 装备也很一般,但却胜在悍勇不畏死。 和西北军相比,晋军关福安的两个师,只有一万六千人。 此时的晋军,采用的是三三制精简编制,师直辖三个步兵团,每个团两千余人。 但是,火力配置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两个师,各配一个 24 门 75mm 火炮的炮兵营。 并且,各部的机枪、迫击炮比例,也不比中央军和东北差。 晋军第七军军长关福安捻着胡须,点头附和道:“庞总指挥说得对,豫军就是再能打,也架不住我们联军人多,炮多!” “等会儿,我们晋军的火炮,定能把豫军阵地炸成焦土,为西北军弟兄们开路!” 言语之间,透露着财大气粗的范儿。 战前会议简短而直接,西北军是主,当然要担任主攻。 晋军是客,只需要进行火炮援助,并担任总预备队即可。 按照庞兵勋的计划,由两个主力师向豫军峨岭口的主阵地发起强攻。 晋军炮兵集中火力,支援西北军的同时,压制豫军火炮。 战斗开始前,西北军士兵们扛着步枪,背着大刀,正在作战前动员。 各级军官穿梭在队伍中,大声喊着口号,催促士兵们做好进攻准备。 晋军的 75mm 山炮已稳稳架设,炮手们校准着射程,弹药手将炮弹整齐堆放在炮位旁。 在他们看来,兵力占优、炮火支援充足,拿下一个小小的峨岭口,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 就在此时,一阵 “轰轰隆隆” 的杂音从峨岭口方向传来。 这声音,像是闷雷滚动,又像是无数巨石在山体上碾压。 “什么声音?” 一名西北军军官皱眉望向峨岭口,脸上露出疑惑。 还没等联军反应过来,峨岭口上的豫军步兵,竟然放弃了坚固的阵地,不吭不哈地冲了下来! “豫军这是干什么?难道是知道仗打不赢了,准备向我们投降了?” 西北军的一名旅长看到这一幕,猜测着。 庞兵勋虽然不明白,豫军指挥官在想什么。 但是,在他看来,不管对方要干什么,先打一仗再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