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12月走不完程序的,就明年一月份。 钢结构大仓能缩短30%的建设工期,基本上半年内就能完工。 如此一来,等到明年下半年各种材料开始上涨,人力成本开始上涨的时候,未来国际大仓已经完工了不少。 没完工的,也基本到了尾声,根本不受影响。 进度最快的,明年年中都能投用了。 随着未来电商各个业务的相继爆发,现有的仓储越来越捉襟见肘。 单是小件都有些不够用了,更何况大家电还没爆发。 到明年更加不够用,正需要十几个国际大仓,迅速投用,解决存储危机。 若是无法及时投用,明年还得租赁更多仓储中心,租赁成本也不是一个小钱。 当然,若是十几个国际大仓全部投入使用,未来电商自己用不了怎么办? 这也好说。 大可以租赁给第三方,租赁给其他B2C电商平台,或者C2C的商家。 此外,未来物流也会同步上线。 到时候可不只是配送未来电商的商品,还会上线揽收寄件服务,增加收入。 用户需要寄件,直接微信下单,未来物流快递员会上门取件,邮寄。 没错,前世京东物流的模式。 物流仓储非常烧钱。 正是因此,京东物流年年亏损,入不敷出。 最后东哥亏急眼了,京东物流独立出来,上线揽件寄件服务,借此赚了不少。 但可惜,京东做的太晚了,2017年才开始试点。 而王君山不同,明年未来物流上线,立即开始面向第三方商家和个人推出揽件,寄件业务。 凡是未来物流覆盖的地方,都会同步上线。 毕竟国际大仓都配备了,物流体系都打通了,快递员都养起来了,那么多支出,不多赚一分钱,都说不过去! 王君山的原则,就是资本运作,少垫资,多盈利! 看着王君山的操作,京东如临大敌。 刘董都坐不住了: “唯品会先强势进军3C和家电领域,击穿我们京东的核心护城河。” “如今又布局十大国际大仓,完全是冲着大家电来的,冲着我们京东的命根子来的!” 其他高层很是赞同,纷纷开口: “没错,王君山此举,不是干死淘宝,而是绝杀京东,挑战亚马逊。” “唯品会的用户数量和营收,本就比我们多。如果等到十大国际大仓都做起来,那唯品会能够在十几个城市实现当日达,附近城市实现次日达。即便远一点的也就三日左右。” “这是非常吓人的。” “对啊,我们京东都要一周左右,唯品会若是做到三天内,那我们京东真完了。” “可是没办法,要想提高物流时效,只能和王君山一样,疯狂建仓,全国各地建仓。” “这事,王君山能做,我们京东做起来,就难了。” “没错,王君山的骚操作,可以把成本压到最低。” “比如土地白送,二线城市500亩地,就能省下5000万-1亿的成本。” “一线城市400亩就能省下3-4亿的成本!” “我们京东呢?哪个城市会送我们四五百亩的产业园?” “别做梦了,这都是大平台的待遇。唯品会年成交额能达到百亿以上,估值也在百亿以上,才有这待遇。” “但我们京东不行,我们年成交额才13亿。差了至少十倍。” “我们要做产业园,那成本就太高了。” 刘董叹了口气,也清楚这个道理:“的确高,可有时候没办法。” “做物流园,我们京东还有可能生,若是不做,必死无疑了。” “董事长,若是真做,成本太高了。” “成本高,也得做,四万亿有物流基建支持,咱们可以学习王君山的路子。” 下属却是摇了摇头:“董事长,难啊!” “做大型物流园,地方的确能提供4亿贷款,但5.94%的利率,五年利息就是6000万左右。” “王君山的唯品会做的规模大,中央+地方贴息5%,利率只有0.94%,又能省下5000万的利息。” “可我们京东规模太小,能不能成为重点物流项目都是问题。中央和地方的贴息,怕是连王君山的一半都没有。” “还有固定资产返还,王君山可以拿到25%上限,再度节省8000万到1亿。” “可我们京东难,搞不好连15%的补贴,都拿不倒。” “王君山可以凭借十个大仓,在原材料等成本最低价上,继续压低,还能再节省一个亿。” “可我们京东没这个实力。” “这样算下来,二线城市的500亩-600亩的的物流园,加上五年的贷款利息,王君山实际支出只有2.5亿左右。” “但我们京东不行,至少得花两倍的代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