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而就在韩阳炼丹的这半个月里,南荒的局势再起波澜。 不过这一次,并非妖兽反扑,而是白云宗主动出击,再度向万妖山脉推进。 作为传承万年的大派,白云宗对于开拓边疆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章法。 只是相较于之前那场举宗震动的大远征,此次行动的规模要小上许多,更像是一次精锐小队的战术推进。 由假丹长老带队、以内门精英以上的弟子为主力的猎杀行动。 然而,真正了解内情的人都明白,打下地盘往往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 后续的治理与经营,才是真正的考验。 想要彻底掌控一片新领土,需要在贫瘠的土地上建立灵脉,布设护山大阵,迁徙凡人与低阶修士,还要应对妖兽时不时的骚扰反扑。 这涉及资源调配、人口迁移、阵法布置、长期防御等方方面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历史上,不知多少宗门在拓边初期气势如虹,最终却因后续治理不力,导致数百年的投入付诸东流。 真正的开疆拓土,往往是以百年为单位计算的漫长征程,需要数代修士前赴后继的坚守。 但正是这么一代代修士筚路蓝缕,在这片荒芜之地扎根经营,布设聚灵大阵,梳理地脉,引水造林,才将原本妖兽横行的不毛之地,逐步改造成适合人族休养生息的灵秀沃土。 韩阳此前创法时,曾遍阅宗门秘典,对这片修仙界天地的有了大概认知。 修仙界实在太过浩瀚,人族与妖族各自占据无垠疆域,彼此对峙、征伐、融合,已持续了不知多少万年。 据他估算,这方世界的大小,恐怕要以光年为单位才能衡量。 也正因如此,即便强如白云宗,在这茫茫天地间,也依然显得渺小。 不过,这些宗门层面的战略决策,对远在紫霞峰上的韩阳而言,暂时并无直接影响。 一回到峰顶小院,他便将心思全部放在了如何因材施教上。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细致观察,韩阳对门下这三名弟子的性情与处境已有了清晰把握: 大弟子余知,出身寒微农家,性子质朴甚至有些怯懦,骨子里藏着难以消解的自卑。 他体格倒是壮实,面容老实,待人也诚恳,是个典型的老好人。 在韩阳赐下的傀儡耐心指引下,他如今成功踏入练气一层。 然而随着修为提升,这份突如其来的力量却让他心态有些失衡,行事越发张扬,颇像暴发户,亟待引导,当然,这一切的张扬都只敢在外人面前显露,在师尊面前,他依旧是那个垂手恭立,不敢造次的乖徒弟。 二弟子第五闻歌,出身不凡,此生唯剑为执,对其他皆兴致缺缺。 为此,她甚至斩断青丝,以短发明志,性子清冷孤直,倔强不服输。她也是众弟子中修为最高者,如今已是练气六层,于剑道一途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三弟子陆江川,出身修真世家,待人接物看似谦和有礼,实则骨子里蕴藏着世家子弟与生俱来的高傲。他天资聪颖,处事灵活,偶尔会耍些无伤大雅的小聪明,心性还需磨砺。 紫霞峰顶,古茶树下,清风徐来。 韩阳将三名弟子唤至身前,目光温和落在着这些尚且稚嫩的脸庞。 三个小家伙看着严肃师尊,都不由自主站得笔直,小手规规矩矩贴在身侧,有一些拘谨。 韩阳负手立于茶树旁,见他们拘谨站着,他招了招手,声音里带着笑意: “都过来吧。” 三人依言走近。 “现在,按你们的身高,在这树下站好。” 韩阳拍了拍旁边粗糙的树干。 “是,师尊!” 两名少年与一名少女虽有些不解,还是依言按身高顺序,背靠茶树排成了一列。 十三岁的第五闻歌身形初现亭亭之姿,站在最前,比她稍矮些的余知居中,年纪最小也最矮的陆江川则站在最后。 “师尊,”陆江川忍不住开口,“为什么非要按高矮站啊?” 韩阳没有直接回答,目光缓缓掠过他们,最终落在眼前古茶树上,伸手轻抚那苍劲的树干。 “你们现在啊,就像这树上的新芽。” “年年新绿,岁岁枯荣。” “而你们如今,正如这初春的嫩芽,总盼着快些长大,去看那更高更远的风光。” 余知小声嘀咕:“长大不好吗?长大了就能像师尊一样厉害......” “是啊,”第五闻歌也接话,“等我长大了,学了一身本领就可以下山除妖,肆意行走天下。每天见识不同的事情,用手中之剑斩尽世间不平。” 韩阳轻轻摇头,目光越过他们,望向远山流云。 “师尊支持你们的选择。” “只是还是想和你们说一些话。” “年少时,总觉得时光太慢,恨不得一夜成人。” “等你们真长大了就会发现,时光过得比想象中快得多。花开花落不过转瞬,就像这茶树,春天发芽,秋天落叶,一年又一年,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长大成年后的世界没那么简单。你会遇到不想做却必须做的事,会面临说了真话却伤了真心的困境,会拥有选择的权利,却也要背负相应的代价。 陆江川似懂非懂:“那......长大不好吗?” “不是不好,”韩阳蹲下身,与三个孩子平视,“每个年纪都有它的好。就像你们现在,累了就睡,开心就笑,难过就哭。等长大了,可能连痛快哭一场都不容易。” “或许有一天,当你们行过万里,历经千帆,会忽然想念起此刻。这段最为纯粹,只需专注道途的时光。” “而那时便会明白,有些路,走过了便再难回头,有些光阴,逝去了就永不复返。” 三小只安静下来,连最活泼的陆江川也抿紧了嘴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