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强尼转向他,语气尖锐却不失理智:“秩序?你把这叫做秩序?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把人驯化成温顺的绵羊。” “任何社会都需要基本规则,”“荒坂敬”冷静回应,“绝对的放纵只会导致弱肉强食。我们提供的是受规则保护的自由,而非无政府状态的混乱。 你的核弹除了制造更多苦难,还带来了什么?” 赖宣注视着两人的交锋,脑海中浮现出这一周见过的面孔——那些麻木的、期待的、愤怒的、感激的表情。 他深吸一口气,打断了争论:“你们的观点我都明白。” 他的目光先后落在两人身上,“强尼,你的反抗唤醒了许多人,但暴力只会催生新的暴力。大哥,你的秩序保障了生存,却也在消磨人的灵魂。” 他停顿片刻,眼神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也许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选择破坏还是维持,而在于如何找到第三条路——既能打破枷锁,又能让人们在获得自由后,真正懂得如何生活。” 这番话展现出他这一周的深刻转变。基层工作的经历让他直面了人性的复杂性,而与这两个极端立场的对话,则促使他的思考超越了非此即彼的简单对立。 强尼沉默地打量着赖宣,墨镜后的目光变得专注,似乎在重新评估这个曾经的贵族少爷。 “情感因素确实会影响效率,但你的观察值得关注,”“荒坂敬”平静地回应,“这些数据将被纳入系统演进的考量范围。” 在无形的观测点,陈瑜记录着这场思想交锋的每一个细节。 三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在这里碰撞,而赖宣正在两种极端之间寻找着新的可能性。 这正是他期待看到的——在破坏与秩序之外,是否还存在更具建设性的第三条道路。 在无形的观测点,陈瑜平静地记录着这一切。 思想的碰撞已经开始,火花正在迸溅。 赖宣在两种极端力量的挤压下,似乎正被迫催生出某种新的、不成熟的、但可能更具潜力的思考维度。 这正是他所期待的数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