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能装备给我的风暴忠嗣军小队,必将极大增强我们追猎与净化异端的效率。” 陈瑜的合成音平稳地回应,听不出太多情绪波动,但用词更为直接和务实:“凯拉斯审判官,感谢你对‘铁卫’项目的关注。 能够获得审判庭的认可,这本身是对该项技术实用价值的肯定。” 他话锋一转,进入技术性探讨的范畴:“然而,我必须明确指出,‘铁卫’项目目前仍处于工程测试与数据收集阶段。 你方才所见的两台,是仅有的完整原型机,其设计尚未最终定型,部分子系统仍需优化,距离满足审判庭大规模、标准化列装的需求还有距离。 在此阶段,我无法承诺提供量产成品。” 这个回答并未让审判官感到意外,他显然理解尖端装备的研发周期。他立刻追问:“那么,贤者阁下,在项目最终定型之前,我们是否有合作的可能?审判庭愿意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协助。” 陈瑜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个问题,立刻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合作是可行的。我可以向你提供少量前期测试型号,例如三到五台原型机,交由你指定的、可靠的风暴忠嗣军单位进行实战测试。 作为交换,审判庭需协助我方收集在多样化实战环境下的完整作战数据,包括机体性能极限、不同战术背景下的适应性、维护需求以及驾驶员反馈。 这些数据对于‘铁卫’的最终定型至关重要。” 审判官凯拉斯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可以!这个方案完全可行。能够优先获得并测试如此强大的装备,对于我和我的队伍而言已是极大的优势。 数据收集工作将严格按照您的要求进行,审判庭在记录与分析实战信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满意。 尽管只是测试型号,但“铁卫”在实战中证明的威力是实实在在的。 哪怕只有几台,配属给最精锐的风暴兵小队,也足以在执行高危险任务时发挥决定性作用,减少伤亡,提高任务成功率。 第(2/3)页